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怎么辨别紫砂老壶的真伪

发布日期:2016-07-25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169   版权与免责声明

紫砂壶不光新壶具有收藏价值,老壶的收藏价值更高,因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韵味使其收藏价值远远高于新壶,那么紫砂老壶要怎么辨别真伪呢?中华收藏网的小编来为您解答。

紫砂老壶.jpg

紫砂老壶辨识妙招之一: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紫砂壶从草创的明代正德年开始到清末,时间长达400余年,前后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同时,随时代的演变,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作品特色。

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jpg

例如,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据传壶身加彩始自清雍正时代),即可肯定不是明代老茶壶。其次,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保证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又如清道光年间,名家朱坚首创金属()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嘴、壶把。故如果壶身上镶有锡或包铜时,即表示此壶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明代的紫砂壶.jpg

紫砂老壶辨识妙招之二:从壶身情形辨识。另一个辨识老壶的方法是,根据壶身的情形来断定。明代的紫砂壶,顶多只在壶底落款,壶身大抵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的名家陈用卿,才开始以草书在壶身上落款。现在我们常常可看到壶身上刻诗书的壶。其实,在壶身上刻诗书,是清代陈曼生所创,后代名家效法延用。根据以上两点可得到一个结论,即壶身上刻有诗文绘画的古艺术品壶,绝对是陈曼生时代以后所制。

葵花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jpg

紫砂老壶辨识妙招之三:从落款的甲子年辨识真伪。或许一般人都不会去注意到这一点,但这却是辨识作品真伪的一项利器。古人相当重视甲子年表,且我国是以农立国,一提到今年是什么年时,总是习惯使用甲子年表示。甲子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60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可说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时大彬的葵花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

民国以前的紫砂壶.jpg

紫砂老壶辨识妙招之四:根据出水孔数辨识。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出水孔数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为断定该壶是否为老壶的资料之一。据资料所述,民国以前的紫砂壶,不论大小,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故大都改采多孔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