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我们为什么要收藏?收藏行业前景如何?

发布日期:2023-07-10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4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


为什么要收藏?


收藏品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它必将成为中国"闲钱阶层"重要的家庭资产配置。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收藏品投资早已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闲钱阶层”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


众所周知,投资者最关心两个要素:风险和收益。而针对艺术收藏品和股票市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投资回报统计表明:收藏品长期投资回报要好于股票市场,其风险则远远小于股票市场。

图片

从风险角度看,股票市场的周期性非常强,无论获利还是亏损,及时卖出都至关重要,否则结局往往是利润减少或亏损加大。但优秀收藏品本身的特性,使它不同于股票的涨上去、又掉下来,好的收藏品一定是持有时间越久,价值越高,适合中长期持有。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持有第一个10年上涨100倍,持有第二个10年继续上涨100倍,持有第三个10年即便上涨势头减弱但价格却继续昂首上扬。


而从收益角度看,一支好股票上涨10倍是一大关,但收藏品上涨10倍的品种比比皆是,甚至上涨百倍、千倍、万倍的名画、钱币、邮票也比比皆是。

图片


收藏品的价值优势在哪里?



收藏品需要三个因素:盛世(天时)、物稀(地利)、群体数量(人和)。我国的收藏品可谓三者皆备。盛世不用说了,大家共睹;物稀已经事实,文革的破四旧使得大量旧物件流失、损坏,现在找一件文革前的老物件并不是很容易;群体更是具有说服力,中国14亿的人口占有绝对优势。


今天中国多数收藏品价格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中下游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有钱的人数不多,而且分布也不均匀。

图片

众所周知,扩大中产阶层数量是巩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关键,已经得到高度重视,以后会有更多的中产阶层加入收藏大军,那时候就是收藏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大约5-10年吧。


现在社会养老保障正在完善中,作为现在的中产阶层,完全可以用收藏品来使资产得到更好的配置。将来的获益是令人羡慕的,无论您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是文化需求,都要注意收藏对象的精品性和权威性。但优秀收藏品本身的特性,使它不同于股票的涨上去、又掉下来,好的收藏品一定是持有时间越久,价值越高,适合中长期持有。


收藏品的好处有哪些?



收藏品在海外向来被誉为第一流的投资,其好处如下:


1、提高个人身份地位,企业知名度和形象,间接促进其经济效益;


2、具备国际行情的收藏品也称为“软黄金”,其价值全球公认,无主客观或地域差异;


3、保值增值率高,方便携带的可移动资产,不受区域限制,不像土地房产或证券会产生区域性风险,较具保值性;


4、陶冶情趣,提高修养,可便全民族接受艺术熏陶,进而提高社会文化水准;收藏投资的基本要素是:收藏品需具备国际行情,本身为国际通货,前提要确保买到真品才有价值。目前的收藏品主要集中为书画、瓷器、金银、玉器、景泰蓝几个大类,因为这些作品的艺术品位高,有明确的国际行情。

图片

选择藏品要量财力而行,应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二三样种类作为收藏对象。同时还应考虑自身的财力,如果是新手,不妨选择一种稳定的藏品或从精品小件入手。再有就是要树立长期持有意识,收藏是一种长期理财,只有长期持有,才能获利丰厚。


会收藏更要懂得妥善保管


要妥善保管藏品,使其保持最佳状态。


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高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玉器,却价值数十万元。


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客在自身的财产组合中,对文化艺术品投资占20%,而国内一线城市目前仅为5%。据相关机构预测,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2千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金融证券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收藏艺术品则是26%,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艺术品收藏。

图片

对于市场大方向,收藏者要有把握。


艺术品收藏在2009年以前还很低迷,之后却屡创新高,过去两三万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至少翻10倍;艺术品收藏应树立中长线理念。长线是金,中线是银,短线是铜。


艺术品收藏应树立购买精品的理念,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美术史上能占有一席地位。精品与一般作品的含金量以及具有的价值往往有天壤之别。艺术品收藏必须有精品意识,应尽量选择艺术大师代表性的作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