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艺术品金融化:长期持有优质艺术品,就是储蓄未来!

发布日期:2023-06-28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84   版权与免责声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和资产配置方式,俘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艺术品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载体,更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的资产。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艺术品不仅仅是财富,更是品味、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而艺术品收藏,重在于“藏”。其中价值,往往是“藏”出来的。

图片


审视艺术的价值,眼光需长远

“人们急功近利地追逐那些升值快的东西,而事实是,当你看到一个东西升值很快时,意味着它也已经快接近尾声。就好像盛开的花朵,它离凋零已不远。对收藏者而言,难的是你要找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这才是本事!”
图片
收藏家马未都的话点出了当下收藏的热点和盲点,也让不少准备持币进入收藏领域的人冷静下来,审视一下日渐火爆的艺术品收藏市场。

在收藏市场上,不乏那些以眼光锐利、投资获利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传奇故事。很多时候,人们审视艺术的角度并非作者或是艺术本身,而是一件艺术作品在市场的最终反映——价格,这种心态同样出现在收藏领域。

图片

几十年前,中国经济方兴未艾,艺术品投资还属于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域。现在,无论是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的画作,抑或明清古瓷,都已经被贴上了“天价”的标签。

图片

黄宾虹《黄山汤口》在2017嘉德拍卖中拍出3.45亿天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去年,全球艺术市场拍卖统计中,中国当代艺术家表现不俗。似乎,当代艺术已经逐渐要进入“盛开”的时节。

“眼光”和“品味”很重要

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发达的美国,甘孜夫妇神化式的经历恰好可以说明“眼光”和“品味”在收藏投资中的作用。他们是一对并不太富裕的美国夫妇,1941年以仅有的7000美元买下毕加索的《梦》。
图片

而当他们遇到天才经纪人卡斯特利后就改变了收藏方向,开始购买一些当代艺术家的波普艺术作品。后来,那些以250万美元购买来的藏品创造了2.06亿美元的拍卖成交纪录。

投资不是投机

国际证券市场有三句格言:“长线是金、中线是银、短线是铜”,这句话同样也适合艺术品市场。投资艺术品肯定会有回报,但并非今天买进,明天就可以赚钱,一般是有一定时间和周期的。

图片

靳尚谊版画

根据业内经验,艺术品投资的交易周期以8到10年最为适宜。因此,艺术品投资应该是一项长线投资,作为收藏者首先要懂得欣赏——而这最基本的一点恰恰是不少国内藏家欠缺的。


艺术投资是人人能做的投资

很多人以为艺术投资会需要大把资金,于是望而却步。实际上,艺术投资是人人能做的投资。

有个叫宫津大辅的日本人,他只是日本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也没继承什么巨额遗产。但他从1994年起就开始收藏艺术品,到今天,已经拥有300多件精品藏品。

图片

在他的藏品名单上,几乎都是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大家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在他购买时,很多还不到1000美元一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资金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世界排名前三,很多人早已进入艺术品市场,把艺术投资作为配置资产的重要手段。只要你热爱艺术,愿意学习投资知识,也可以在艺术品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

图片

宫津大辅“梦想之屋”中,草间弥生创作的镜子

钱会贬值,艺术品会增值,看看历史,今天我们说的民族遗产,基本上不是金山银山,而是艺术品,投资艺术品的好处,远不止上面那些,展开来说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兴国兴家的大福祉。


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当下中国正是发掘艺术财富的好时机,今天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必定会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而增值。真正永恒的财富,是时间赋予的财富,是人的精神财富,而也有这种财富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富人。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长期持有优质艺术品,就是储蓄未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