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图|黎雄才:山水大物也!
山水大物也,咫尺之中写千里之景,故以取势为主,即重视大处。但大不忘其细,即先从大处着眼,然后深入细致。大宜远看得之,大,可得神取势,近是难得其神和势。
注意大要全面,无一叶障目之碍,无失貌之病。不忘其细,即在注意大之后就要近处求之,要明察秋毫,深入其理,细能取质,深其筋骨,不忘其形,追其深度。在大的情况下必要以细为基础,写细时勿忘以大包含,这才能得其全体。
——黎雄才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黎雄才先生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二十世纪美术领域开拓出崭新的审美空间。他确信中国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和对生活的一往情深的基础上,并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保持并贯穿于他一生的艺术生涯的始终。黎雄才先生值得我们怀念, 黎家山水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方楚乔
显然,在1949年之前三十余年的中国画坛上,岭南派尤其是“岭南三杰”之一的高剑父以及其门下诸弟子一系,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地域画家的这种主动关切社会现实生活的整体性创作倾向,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一群体中,有一位从入高氏春睡画院之后,即终其一生实践着高氏“新国画”的创作主张,并取得骄人成就,然而自始至终,却似乎都缺乏热切的介入社会的政治激情,而在个人的绘画风格上又是承先启后、卓然特立和自我圆足的独特人物,这位画家就是在绘画创作上形成了“黎家山水”样式的黎雄才先生。
在笔者看来,黎氏身上所具备的,似乎更多的是典型传统老画师的个性品质;终其一生,他始终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价值世界中。或者可以这么说,黎雄才一直在以“写生”为其创作契机,实践和寻找一个既能迈越明清,上承五代、宋、元,又能延西(东)入中,改变明清以来几成定式的山水画传统,开现代山水画新纪元的历史坐标。
黎氏这种画学思想和一如既往的山水画实践,与后来新中国以行政方式推出的传统绘画改革方案虽然目标不尽相同,但在具体的实践方式上却颇为一致,这种“合辙”既成就了黎氏的山水画——如他完成于1956年的《武汉防汛图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典范性地位,也从政治上保证了黎氏山水画风格在前后时期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或许正是因为黎氏对现实政治相对缺乏激情,反而令他在各个时期都能够延续和丰盈其一贯的艺术风格,进而最终成就了他在山水画实践上的辉煌业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黎氏在新国画创作上的丰硕成果,正是其师高剑父先生艺术理想的实践和折射。
——陈迹
作品欣赏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广东肇庆人,著名画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代表作品有《潇湘夜雨图》、《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等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 北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古玩艺术品:下一个万亿级财富密码!普通人如何抢占先机?
- 新的艺术品市场政策已经出台!民藏有希望了!
- 重磅!今年做艺术品生意只要你有资质都可以申请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补贴!
- 艺术品金融化:北京率先破局,让收藏变活钱,你怎么看?
- 2030年前,国家大力扶持艺术品!藏家、投资者必看!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