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网上交易带来新挑战
近期发布《TEFAF2017全球艺术品报告——聚焦网上交易》,不仅对2016年全球艺术电商交易规模和市场结构进行总结回顾,也展望了未来发展。虽然其主要关注点在欧美市场,但对中国市场仍有借鉴作用。
去年包括艺术品经销商、拍卖行和电商在内的艺术品、古董和其他收藏品的网上交易总额超过31亿美元。尽管经销商市场网上交易总额实现19%增幅,但从数据来看这种交易模式依然只是一种辅助性销售方式,2016年经销商总体市场总额为260亿美元,其中在线交易不足10亿美元,约占经销商总交易金额3.8%。
与经销商市场相比,拍卖行在此领域发展更为可观,去年约8%拍卖额通过网上交易实现。在传统拍卖行中,以销售钱币和其他收藏品为主的Heritage美国遗产拍卖行有高达73%交易通过网络实现。佳士得和苏富比的网上拍卖额分别为5%和4%。去年传统拍卖行网上交易总额为15亿美元。
在线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各异,但往往具有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回报的特点。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无形价值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任感和透明度;形成广泛的交易网络;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并保持专业性;拥有精美的网站设计。
由于买家对于交易中缺乏信任感和透明度的顾虑并未消失,艺术品的网上交易仍然主要集中在低价位的价格区间,因此就目前来看,网上交易更适合于吸引新买家入场,以及推广新艺术家的作品。年轻买家往往是网上交易的主要受众。在美国25岁至34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有57%表示愿意通过网络购买艺术品。
尽管在艺术行业,网上交易带来的变化尚未直接体现在交易额上,但是由智能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所引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改变,必将带来艺术行业的变革。在伦敦画廊的聚集区可看到画廊的数量正在消减,有些画廊从临街的店面搬至楼上,只对预约客户开放,取而代之的是奢侈品门面店、餐馆和其他服务性门店等更大众化和依赖个人直接体验的生意。
目前来看最直接的转变即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经销商和拍卖行开始利用社交网络和网上公众平台来推广藏品和品牌。
这种转变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也带来了另一种挑战,经销商们普遍表示,对技术更新带来的商业转型无所适从。一方面,商家们需要主动或被动地迎合这种变化,而另一方面这种迎合也意味着成本的增长和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变,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未必会带来直接的商业回报。
尽管TEFAF艺术品市场报告在尽其最大努力呈现一个客观真实市场状况,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艺术品交易特殊性,仍有超过60%交易数据无法统计,因此艺术品市场报告依然需依赖于业界专家主观感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字所反映的现实有时也未必完全准确,这种现实的呈现一方面依赖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板块划分和交易门类区分的制约,分类方式和统计方法与标准制定者所持有的观念直接相关。因此,即便是使用大量数据的市场报告实际上也是撰写者一种观念的表达。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