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物保护:让千年海外流失文物魂归故里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推出的线上展览界面。 太原市文物局提供
中新网太原8月19日电 (记者 胡健)“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上线云平台仅20余天,就获得95.68万的点击量。去年在法国的首展,也让‘消失’数千年的天龙山石窟,首次以完整形象出现在海外民众面前。”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久前,中国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个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作为其中唯一一个文物与科技相融合的数字化展览,让海外流失文物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534-550),历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的开凿,形成洞窟25个,造像500余尊,飞天、藻井、壁画1000余尊(幅)。天龙山石窟是佛教石窟逐渐中国本土化的典型实例,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卓越成就。
上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天龙山石窟照片。 太原市文物局提供
为让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历时六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9个国家的近30座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展览分为“序”、“山”、“佛”、“人”、“尾声”五个版块。展览利用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数字长卷、数字洞窟、VR石窟探险、全息影像、高清视频、互动多媒体体验等表现形式,创造观众能够高度参与互动、沉浸体验的展陈方式,全方位展示天龙山石窟被盗凿前的原貌。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是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2019年7月,在法国圣但尼市进行首展,是中华文化走出去项目清单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文物与科技融合类项目,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可借鉴的太原模式。2019年9月,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启国内首展。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是国际上第一例对历史原因造成分离的石窟文物进行全方位虚拟复原的大型数字多媒体巡展,“我们希望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要成为一次让你我共同感受历史文脉、体验文化碰撞、感悟人生智慧、思考未来命运的仪式。”刘玉伟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藏品变现革命!民间藏家必看的7大黄金通道
- 民间收藏品为何被严重低估?揭开圈子里的“规则游戏”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到底收藏能不能“浓缩财富”?看看此文章您就明白了
- 破局收藏迷思:不懂器物之魂,何谈传承文明?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收藏的真相:不是有钱才玩得起,而是懂才值得拥有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