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已经诞生,赶紧看看!
在刚刚落幕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受疫情影响,这个被视作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最重要风向标之一的艺术展,取消了线下展览,并推出了首届网上展厅。25万人次访问、2000多件作品、2.5亿美元的总价值……通过这些数据,2022年成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一个时代新起点,似乎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艺术品线上交易的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时候,当代人的生活就变成了“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吃东西,可以叫外卖;买东西,可以上“某宝”。其实,艺术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它就在你的身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畅游线上。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艺术品交易的应运而生,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艺术品购藏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不限时空、成本不高、操作方便、信息检索、收货快捷等体验,让不少人大呼过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电子商城起家的京东,近年又瞄准“艺术消费”,开创了文娱寄卖商城模式,其最独特之处在于这个商城“买了还能再卖”。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老百姓又可以在商城买到哪些艺术品?
模式诞生有三大背景
《中国收藏》:京东是以电子商城起家的,为什么会想到与艺术收藏挂钩?“寄卖”这种模式又是如何产生的?
苗中鑫:京东文娱寄卖是基于三个方面产生的。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京东也由电子商城向电子文娱事业转型。
京东文娱寄卖正是在京东战略转型下开创的新模式。
二是消费升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尤其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除了吃穿住行之外,精神追求、文化追求的需求与日俱增。京东文娱寄卖开设书法、绘画、钱币、邮票、邮资封片类目,未来规划非遗、票证、工艺品、文玩等类目,范围涵盖文化艺术品各细分领域,实则是为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文化产业和收藏行业的基础服务商。寄卖只是我们提供的一项服务,接下来还会开展仓储、流通、鉴定等系列服务。
买了还能再卖的商城
《中国收藏》:您重点提到了消费升级,那么,在艺术消费升级过程中有什么难点吗?
苗中鑫:艺术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痛点。
首先是作品如何保真,京东文娱寄卖解决了这个痛点。以书画寄卖为例,我们要求书画家本人带着作品到商城服务平台进行验证,然后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防伪溯源平台。在保证真品的情况下,才封装入库。入库的艺术品全程可追溯,真正做到“流传有序”。
另外,京东文娱寄卖商城主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鉴定困扰。并且作品必须是原创,不能是复制品,也不能是仿制品。它们是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艺术品,而不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商品。
其次是缺少流通渠道。老百姓买到手的书画,又想卖了,去哪里?在卖的过程中,卖家同样会遇到真假问题,即如何向买家证明作品是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京东文娱寄卖创新了“一个买了还能卖的商城”模式。即买完作品可以入库,在不提货的情况下,转手就能在商城销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艺术品行业:以立法破乱象,借周期迎新生
- 2025 ——2028 艺术品市场风暴来袭!
- 弘仁元“艺商联盟”--融入商圈, 将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 2025弘仁元・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征集公告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被时间放大的财富:古玩艺术品为什么悄悄改写了中国富人的资产版图?
- 什么是隐形财富?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当艺术品化身财富加速器:换赛道的游戏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