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藏家:玩老不玩新,藏古不藏今!
传统的古玩收藏家,藏古不藏今,玩老不玩新。偶然走眼“吃”进高仿赝品,也把其当作真伪鉴定道具,藏在角落。
古玩真品养眼,高仿赝品伤眼,行家皆知。如古玩真品在家里摆放出来练眼力,天天看,夜夜看,心灵总会产生感应。
淘宝时见到同样真品,眼睛会一亮,心儿会一动,这都是古玩真品养眼的效应。 古玩真品养眼,愈看,看古玩的眼力愈好;愈看,玩古玩的感觉愈佳。很多老古玩家之所以有时远远瞄上一眼,就知道该器是真品还是赝品,这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鉴定功力。
老古玩家常曰:淘宝时,好东西你不叫它,它也会喊你。这其中之奥秘,就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将高仿赝品在家里摆出来伤眼力,天天见,夜夜见,心里总会生出感情,淘宝时见到同样仿品,感觉很熟悉,心儿会一颤,这也是高仿赝品伤眼的效应。
人与器物之间,我们不能忽视其“对视”场景及情感交流。
收藏鉴赏人对熟悉的古玩真品会愈看愈亲切,久而久之,对古玩真品产生了浓郁的情感。只买真品,只藏真品,只摆放真品观赏,就走上了收藏鉴赏的正道。
收藏爱好者,对熟悉的高仿赝品也会愈看愈喜欢,久而久之,对高仿赝品产生了收藏的兴趣,也买高仿赝品、也藏高仿赝品、也摆放高仿赝品,就走上了收藏鉴赏之歧途。
有时候老古玩家们常常会无奈不解:我们早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那些有经济实力的收藏初入门者,不要买、不要藏那些相对高价的高仿赝品,而隔三差五地他们却又拿来新买的高仿赝品找我们来鉴定。为什么?
笔者的解答:那都是高仿赝品伤眼惹的祸。
因为初入门的收藏者对摆放在家里的高仿赝品看多了、看久了,有了一种极其微妙的情感联系。不知不觉、糊里糊涂,就喜欢上了,叫他们一时断然砍断这种情感联系即不买高仿赝品,暂时还很困难。
就像偶然认识之后,天天能见到一名整过容的“高仿”美女,你会被她外表相貌的完美、娇艳所迷住,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爱慕之情。
纵然你后来知道她是“人造美女”,你依然会被她迷住而思念不已,梦想娶到她。
也就是说,与漂亮的美女相处久了,会“日久生情”;与高仿赝品相看多了,也会“日久生情”。一旦你被高仿赝品伤了眼,就很难再细致分辨真品与赝品之差异。假如真伪不分,怎么玩得好、玩得转古玩呢?
所以,正统的古玩收藏家,赏古不赏今,爱老不爱新。收藏赏玩古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生都在“养”一种鉴定鉴赏古玩藏品的眼力。
一旦你伤了眼力,要修复,是很痛苦、很艰难的,除非你能全盘否定自己过去的赝品收藏,砸掉全部古玩赝品重新开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 北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古玩艺术品:下一个万亿级财富密码!普通人如何抢占先机?
- 新的艺术品市场政策已经出台!民藏有希望了!
- 重磅!今年做艺术品生意只要你有资质都可以申请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补贴!
- 艺术品金融化:北京率先破局,让收藏变活钱,你怎么看?
- 2030年前,国家大力扶持艺术品!藏家、投资者必看!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