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书法价值:贵和尚中
“赵体”的形成,极大程度上地将“贵和尚中”这种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返朴归真,悟初笃静”,这是其父为赵朴初起名的取意。但用这八字来形容赵字的风格特色和笔墨精神,却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认为,艺术的领域最应讲究宽容,最应该有热情奔放而又谦恭温良的风度。
朴老的书法碑帖互融互补。赵早期的书法,由北碑入手的,学李北海的以行书写碑,结体上较方正,血肉丰满,骨法劲健,用笔上涩多于疾。中年以后开始以帖学参入,笔法学苏东坡较多,继承了他字势右斜而扁肥的特点;而后合以颜鲁公字体的雄健、宽博,接受并践行了米南宫“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用笔主张,最终形成了不激不厉、欹正相生,圆润中常见挺拔,方正中微带沉雄的赵书。
赵书兼有“韵”和“力”、“意”和“法”,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笔墨洗炼疏朗,秀逸中见端庄,潇洒中见法度。运笔收放有度,且开始行中带涩,字形宽舒恬静。如果结合朴老书法作品分析,不难看出他博观约取,兼采众长,既吸取碑学厚重沉稳、刚健雄浑,又吸收帖学清隽流美、秀逸绰约的美学特点,最终化成外型表现为帖学风格,行笔则贯注了碑学思想的独特的“赵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二十年最大感受:民间不缺真正的藏家,但缺少理性的藏家
- 富不过三代的终结者: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他的收藏是个传奇:用200元赚到几亿...
- 收藏界不断持续洗牌: 最后能留下的只有这些赢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2025艺术品收藏大动荡!这五大危机你扛得住吗?
- 当我们谈艺术品收藏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 画说收藏:书画才是收藏中的软黄金“理财选择”!
- 他们才是处在整个收藏界“金字塔”顶端的民间高手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收藏界开始明朗了,未来谁拥有最多的精品藏品,谁就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
- 古玩艺术品市场低迷:真正的收藏家却马不停蹄购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