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绘画才能过人 艺术作品出色
仇英 赤壁图 手卷(2007年嘉德7952万元成交)
朱浩云
仇英(约1509-1552年)是明代着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仇英一生只短短40余年。他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徒而业画,曾拜周巨门下学画,后又得到文徵明的指点。他初学绘画从临摹古迹着手,先后与陈官、项元汴等大收藏家交往,馆食其家,大开眼界,并临摹了大量历代名迹,绘事益进。
绘画才能过人
与吴门沈周、文徵明、唐寅相比,仇英没有诗文的才能,也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但却能跻身于吴门四大家之列,实在是仇英天赋很高,绘画勤奋,作品太出色。尤其是细致工巧方面,古往今来,少有人与之匹敌。在绘画上,仇英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画入微,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仇英从一个低微的画工跻身于明四家之列,实为世所罕见。若不是英年早逝,仇英的绘画艺术还会再创辉煌,并让后人惊叹不已。
仇英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他功力精湛,落笔能乱真。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本”,以工笔重彩为主。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是仇英的拿手好戏,他的作品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具有文人画的笔致墨韵。他的仕女画吸收南宋画家马和之和元人技法,笔力刚健,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秀美,线条流畅,对后人有很大影响。仇英也作花鸟作品,与山水、人物一样,属双勾填色的,可惜流传至今真迹绝少,故宫收有一片双钩兰花散页,几乎成为孤本。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评价说:仇英画“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董其昌则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在题《仙弈图》谓:“仇英父是赵伯驹的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台北《画禅室随笔》还记录董其昌的话:“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赵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来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已。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昔文太史极其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于仇氏”,董其昌给仇英以充分肯定。
仇英生前绘画相当勤奋,留下了不少作品。主要作品有天津博物馆藏的《桃源仙境图》;故宫博物院藏的《秋江待渡图》、《桐荫清话图》,上海博物馆藏的《剑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人物山水》10开册等。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各式仇英作品达百幅之多,不过,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研究,其中真迹不过10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破局收藏迷思:不懂器物之魂,何谈传承文明?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收藏的真相:不是有钱才玩得起,而是懂才值得拥有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