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产业纷纷拥抱电商 盈利仍存难点
随着“互联网+”模式渗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博物馆也开始为此模式所影响,逐渐变得“接地气”起来。日前,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对外宣布和天猫达成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你好历史旗舰店”,并发布了十余款以节目中亮相的国宝为设计灵感的IP文创产品。
据《电商报》了解,此次《国家宝藏》与天猫联合发布的新品中,除了诸如“超活化仕女玩偶”手办等一系列文物周边,还与美国艺术家Daniel Arsham尝试跨界合作,推出以长信宫灯为灵感设计的限量款T恤。
对此,天猫家纺家居总监棣安认为,借助《国家宝藏》这股推动传统复兴的力量,双方的合作将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传递文化厚度,经由艺术家的再创作,让文物焕发新的魅力,并以年轻人熟悉并爱的方式与之沟通,让国宝真正变身“国潮”。
近年来,文创产品开发、拥抱电商已逐渐成为博物馆在商业化上的一种新尝试。资料显示,目前,除世界五大博物馆中的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外,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V&A博物馆等均已入驻天猫,这些博物馆在天猫上有近300万粉丝,其中2家年访问量已超过千万人次。且近半年来,天猫上的博物馆旗舰店销售效率保持高速提升,同比平均增速接近200%。
另外,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对消费者的洞察分析显示,2018年1月到10月,在天猫和淘宝平台上,搜索“博物馆”的用户数是2016年同期的2.15倍,其中有近9成用户浏览了博物馆周边文创产品;而在线下,中国的博物馆参观人次也在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了8.5亿人次。
由此来看,博物馆文创产业在我国十分具有发展前景,但由于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业起步比较晚,除了少数试点成功的博物馆,更多博物馆的文创发展路并非一帆风顺。据《艺术市场》杂志报道,截至2016年12月,全国4526家博物馆中,被国家有关机构认定具有文创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业规模的有2256家。其中实现盈利的只有18家,占比不足1%。
不过,造成博物馆文创产业难以盈利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资金不足,国内大部分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随着一部分博物馆取消门票收入,资金来源便更加紧张,而文创产品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刘松林曾透露称,故宫每款产品平均开发时间是8个月,每款产品的研发投入都在二三十万元,故宫一年的文创产品研发成本是一两个亿。
其次,博物馆文创产业相对特殊,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有设计才华。而目前,国内高校并没有直接对接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设计专业,而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不过多要求了解传统文化,进而造成人才与行业的链接断层。
而研发资金高昂和人才不足进而造成国内很多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产品。目前大部分的国内博物馆在文创产业上还只是停留在做些钥匙扣、书签、抱枕等销售纪念品的初级阶段,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总而言之,我国的博物馆文创行业仍处在探索阶段,困难不少,但市场前景依旧广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别让文化财富“睡大觉”!艺术品资产化才是真·财富密码
- 艺术品变现惊现3大新套路,有人秒赚百万有人血本无归
- 2025艺术品市场:全民刚需时代真的来了?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2030年前,国家要动真格了!九大狠招盘活艺术品市场,藏家、投资者必看!
- 国家为艺术品投资“开绿灯”,财富机遇你跟不跟?
- 文化艺术品市场要变天!国家信用给民间收藏撑腰了!
- 手里有藏品想变现?超详细攻略来了:鉴定、定价、找买家,手把手教你
- 古玩艺术品投资收益率极大,市场投资资金几乎全盘进入!
- 市场 | 财富新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的崛起
- 别让你的藏品贱卖!学会这招,让买家抢着出高价!
- 艺术品市场的未来:投资者眼中的金矿,普通人手中的瑰宝
- 2025,私洽为王:内地机构纷纷布局,艺术品交易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 揭秘年化15%的艺术品投资路,看懂这3点你也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