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宝贝拍卖行怎么都不肯收
按照每年惯例,香港拍卖是内地秋拍的序幕,很多媒体根据香港的战况来推测内地艺术市场在秋拍中的表现。这也将会是一直持续到12月底的最具重量级的话题——2014年秋拍。只是,热闹拍卖背后,总有一些落寞的人,一边翻看刚刚成交的某件拍品,一边对比自己手中的“宝物”,愤愤不平:“为什么我的藏品几乎一样甚至好于拍卖品,但是去拍卖行人家就是不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有些宝贝拍卖行怎么都不肯收?
每年春秋两季大拍之前,藏宝人往往会怀揣自己的藏品辗转于各个拍卖行,他们对自己的宝贝有着毋庸置疑的信心。在他们看来,媒体一直在说近两年拍卖行日子不好过,总是征集不到东西,但为什么自己去了拍卖行,人家看过自己的“宝贝”后,只扔下一句话:这东西我们拍不了。
其实,这句话一般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这件东西尽管藏宝人自认为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但其实是一件赝品或存疑作品,拍卖行不会明说“您这东西是假的”。二是这件东西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高价或找不到买家,拍卖行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经营成本。
这两层意思中,大多数的藏宝人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东西是赝品,但除了拍卖行的人的确看走眼或者业务不纯熟,把真东西当作赝品。很多情况下,拍卖行拒绝你,是因为你的东西不对。
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个权威的鉴定机构为艺术品定真假。市场上诸多鉴定机构出具的各种证书其实都不具备法律效益,一些机构只要付费就能给你出具保真证书。随着艺术品市场活跃,造假市场也日益猖獗,造假技术层出不穷,很多高仿作品,甚至可以骗过博物馆研究员的眼睛。尽管如此,很多人在被拍卖行一次次拒绝后,并不认为自己的东西出了问题,而是认为拍卖行难打交道。真实的情况是,如果真是好东西,拍卖行一定会收,因为它是一个靠赚取佣金生存的机构,不会将送上门的生意拒之门外,只是,自1993年出现拍卖市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淘换,流落在民间可挖掘的艺术品已经被不断送入藏家手中,并沉积下来,出现在市场以及民间的已经不太多了。
另一方面,拍卖行每年花在巡展、图录印制、宣传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高昂,一件拍品如果成交价低于十万元,对于一些大的拍卖行是难以为继的。所以,尽管几千乃至几万元的艺术品交易群体很大,但并不是拍卖行锁定的目标。因此,他们将很大的精力放在让大藏家出货高价藏品,放量到拍卖市场中,而不是去民间藏品市场中花费巨大精力海选出他们所需要的拍品。因为这些在藏家手中的拍品,拍卖行能够追溯渊源。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
- 古玩艺术品市场低迷:真正的收藏家却马不停蹄购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艺术品收藏市场,成交和变现,已经不是问题!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别后知后觉!从收藏到资本,艺术品已悄然完成资产化转身!
- 政府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艺术品市场前景无限!
- 艺术品很低迷吗?富人却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收藏市场被政策盘活了!现在上车还能吃到红利吗?
- 国家都在喊你搞收藏!这些红利不薅真的会后悔!
- 古玩市场持续低迷 是古玩艺术品收藏最佳时机!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