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高端艺术品进入企业收藏时代┃国家出手:艺术品增值税可抵税了

发布日期:2021-03-15    来源:玩收藏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46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各位一定有看过二战后纽约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全球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行权中心、顶豪地产中心以及全球欲望都市的故事。

最为值得书写的但往往又被人忽略的是这个:在肯尼迪的一系列“神操作”下,纽约竟然成功加速演变为“全球艺术中心”!!
从此,纽约终于登上了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世界制高点。
其中,“捐艺术品免税”、“建美术馆博物馆享受税利”等系列神来之笔,又成功激发了美国富豪和企业的热情,也推动了艺术的高速发展!
640.webp.jpg

大卫·洛克菲勒以5亿元出售了罗斯科作品《White Cente》,该作品买入花费7万元,升值7000倍。


这一故事,正在中国发生……
比如,国家税务总局于近日签发2020年第9号公告(关于明确二手车经销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公告第三条对拍卖行受托拍卖的文物艺术品,委托方按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允许拍卖行以自己名义就代为收取的货物价款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而对应的货物价款不计入拍卖行的增值税应税收入。 该规定将于5月1日起实施。
意思就是:国家出手,艺术品增值税可抵企业所得税!
当然,有个前提“按规定可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的”。

好嗨哟~企业参加拍卖购买艺术品,不仅抵扣税,还可以坐等艺术品升值!两全其美!


顶级富豪有三宝:家教、艺术品与慈善基金会,这也是中国顶富趋势。很显然,即便没有政策,富人、企业收藏高端艺术品已经成为趋势,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行动起来了。

目前,艺术品与土地、黄金并列为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艺术品之所以能与土地、黄金并称世界最优质的三大资产,很重要的原因:它代表了人类精神层面的最高境界,艺术品的财富承载着文化内涵,其价值是世代传承的,甚至是可以超越时代变迁、政治兴亡的资产。

希特勒在攻下巴黎的时候首先抢夺黄金和艺术品,在战败之前也是最先隐藏黄金和艺术品;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去圆明园抢夺黄金和艺术品;
再看蒋介石,在他去台湾之前拿走了大量的黄金和艺术品,所以才有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这也正是富有阶层和企业热衷艺术品收藏的原因之一,如今,艺术品金融化是必然的趋势,而艺术品增值税可以抵税,又让企业收藏进入新的纪元,成为高端艺术收藏的新势力。

01
 艺术品增值税真可以抵税 

2020年5月1日起,对拍卖行受托拍卖的文物艺术品,委托方按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允许拍卖行以自己名义就代为收取的货物价款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而对应的货物价款不计入拍卖行的增值税应税收入。
这一拍卖税务难题的解决,给予疫情冲击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极大的生存和发展信心。
艺术品增值税可以抵税了,让企业收藏进入新的纪元。
常玉《青花盆与菊》


02
 个人收藏转向企业收藏 

企业对于艺术品的投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更使得艺术品收藏从个人收藏行为变为一种企业投资行为。

当然从个人转向企业可谓好处多多。企业将拍得的艺术品用于企业办公室的陈列装饰,有助于彰显企业和个人的文化形象,更有助于提高客户的信任以及文化产业上的发展。其次,一些企业进行艺术品投资是出于避税的考虑。
根据国家抵税的相关政策,进行艺术品增值税可以抵税,这样既能够保值又相当于给企业留出了后续发展的资金,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21.3cm,估价:3,500万至4,500万港元,成交价99,320,000港元,2016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



03
 资本配置是本质 

去年诸多企业大手笔的购藏艺术品。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导致,随着国内股市的不稳定,房产限购的调控,人民币的贬值,以及遗产税征收的落地,使得非常有限的投资渠道变得愈加收窄,而艺术品收藏正成为了逐利性资本为数不多的、既便捷同时又有效的选择途径。
国外因素,特朗普对中态度,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中国流动性面临变数,而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除了逐利的特点外,它的避险功能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配置方式进入企业的视野。
常玉《跷腿的裸女》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对于企业来说,资金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企业多渠道投资的思维模式。
从近20年国内投资市场来看,文物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要远高于股票、房产以及贵金属等,因此,企业家会将一部分资金用来做艺术品投资,分担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

清雍正 御制青花釉里红云海腾龙大天球瓶,成交价:1.472亿元,2019北京保利春拍

04
 企业收藏成趋势 

据《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国内企业的收藏资金增幅较大,企业的收藏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
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光多聚焦于流传有序的名家名作。但是,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弘仁元拍卖董事长龚经强表示:“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参与的企业仍是少数,市场上长期进行艺术品收藏的企业不足5%,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企业投身艺术品收藏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企业家受困于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欣赏水平的限制,难以对艺术品的未来升值预期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容易“误入歧途”。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预估艺术品的价值预期以及学习艺术品鉴赏能力成为当下企业收藏的关键,像万达、新疆广汇等都拥有一支专家队伍,艺术投资顾问会对拍品的真伪、未来预估以及能否成为系列收藏等方面进行分析,未来还将延续现在的这种“顾问+企业家”的形式。

17-18世紀 宫廷御用“牡丹凤凰”铜香炉"大明宣德年制" 估价:50,000~80,000 瑞士法郎 成交价:485.83万 瑞士法郎 尺寸:高 24 cm, 宽 59 cm. 鎏金部分擦傷,細微修復


中国离全球艺术大国还远吗?
中国哪座城市能取代纽约成为“全球艺术中心”?
很可能是深圳!你,不信吗?

01
 新需求带来艺术新生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渐次迈过了物质富足、精神富足和文化富足的阶段,转而兑现艺术审美富足的阶段。

十九大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这么一个概念,我们要从物质消费的数量转型成精神消费的品质。而要适应这种消费升级,不可避免地迎来各种产业的进化与升级。这个产业升级,在其他国家其实很早就已经发生了。

日本做啤酒的企业,也有艺术馆。
韩国的LG、三星,都有自己的美术馆,并有艺术机构在做相应的工作。所以我们看这种文化艺术+的时候,实际上谈的是产业升级,产业未来艺术化是一种趋势。
艺术赋能产业,只有产业增加了文化艺术的内容,我们才更意愿去消费。这一趋势在地产行业亦颇为明显。
如今,艺术介入商业地产、艺术介入样板间设计,以及以艺术圈层活动为主导促销的房企,明显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青睐。

02
 艺术品消费或成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对艺术市场的精神消费迎来补涨。
趋势上来讲,艺术品消费未来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艺术品作为一种消费进入各个场景的时候,蕴含着推动城市转型的能量,让艺术更多地融入到商业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户外公共空间,包括工业生产里面。
未来的各项产业都在通过审美转型。

现在的交易场景越来越多,除了画廊、艺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成为一个亮点,成为新时代人们时尚打卡的场所,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盛会,也是人们享受新艺术生活的一个渠道。

上海的几个艺术博览会,纷纷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前往参观打卡,并且为这些艺术展带来了很高的成交量。

03
 艺术品金融化是必然的趋势 

未来,博览会和画廊会成为艺术品交易的主流,根据2019年巴塞尔的报告,全球大概成交637亿美金,画廊业约占到337亿美金。
拍卖行业的话,大概占286亿美金。
如此看来,画廊成交比重还是比较高的。

未来金融向什么方向发展?
只能向文化金融和艺术金融发展,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品质,要求独特的服务。


文化金融和艺术金融,体现得越来越专业化、金融化。
全球的艺术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每年600多亿成交额,美国占37%,中国24%。
前几年中国甚至一度占比跃达33%,中国的艺术审美正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艺术市场的全球化也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比如东南亚艺术市场也非常热,非洲的艺术、拉美的艺术、亚洲的艺术,逐渐成为市场热点,而不再是过去由欧美一些主流国家和主流艺术家主控。

清康熙 天蓝釉琵琶式尊(25.2万美元)高18.3厘米,2020年 9 月 23 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


后话

我国的艺术品关税曾高达12%,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中,2012年,艺术品关税下调至6%(暂行一年),但国内增值税为17%,一件艺术品综合税率高达24.04%,这使中国的艺术品海外回流成本过大,中国收藏家参与全球艺术市场交易成本过高。

在没有收藏家的支持及相应的政策鼓励,且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博物馆只能以借展的方式举办海外展览,这也使国内的博物馆距离成为世界性博物馆的目标尚且遥远。 

当然,我国也有相似的促进艺术品回流的措施。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接受境外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的中国文物进口免税暂行办法》,规定“凡是文物收藏单位,以接受境外机构、个人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等方式获得的中国文物进口,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这对海外文物回流大有帮助,但只限于中国文物的海外回流,前提是非商业性质。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美国在制度层面促进藏品流入博物馆的相关经验,或可成为推动我国的博物馆藏品走向国际化的有益借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