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拍市总结:顶级作品早已成为硬通货,艺术品市场逆流而上!
2020年刚刚过去,回顾这一年,从疫情爆发,到国际政治变幻、经济动荡。“风云涌动”似乎成了形容2020年最贴切的词。尽管在如此局势之下,艺术品市场依然逆流而上,再创历史新高。
书画版块
2020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书画版块依然是成交额最大、热度最高的部分。14家拍行共计取得了123.84亿元的成交总额。
相较以往来说,2020年拍卖中,书画艺术拍品亿元级别减少, 成交价过五千万元的作品有26件,其中包括14件亿元以上的拍品。中国传统书画出现了超高价,如: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以5.129亿元高价成交;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以2.7亿余元成交;苏轼、文同的《墨竹卷》以1.219亿元成交。除此之外,超高价书画艺术品中,近现代高价书画艺术品共11件,当代书画共4件。
从高价拍品榜单中可以看出,“重复上拍”是2020年书画拍卖市场的突出现象,有些超高价作品甚至不及三年就再次上拍,多数作品再次拍卖价超过了原成交价。
现当代艺术版块
近现代艺术家中,常玉、赵无极、吴冠中和朱德群四位艺术家,作品成交额占二十世纪艺术版块近八成的成交额。
其中,常玉在2020年共有6件作品拍卖过亿,成功坐上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头号宝座。赵无极作品共有4件拍卖过亿,以11.15亿元成交额位居第二。这样看来,一线艺术家的顶级作品早已成为硬通货,无论行情如何,他们的作品价值都是无可取代的。
周春芽《春天来了》 成交价:8625万元
例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以1.61亿元的成交价创下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和中国当代艺术品最高拍卖价格的两个纪录。周春芽凭借以8625万元高价成交的作品《春天来了》,升至第二。
除此之外,2020年也有朱曜奎、颜文樑、胡善余等二十世纪艺术家在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市场充分证明了20世纪优秀作品仍然有继续上升的潜力和空间。
瓷器版块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瓷器版块成交额有所下跌。
著名瓷器鉴藏家刘越曾说到:“今年虽然全球遭遇了罕见的特殊情况,但是瓷器的行情却较为稳健,甚至在最近七八年来表现较为活跃,成交价格也比较好,很多新的拍卖公司成立,也带动了一波瓷器的行情。”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成交价:1.33亿元
亿元级别的拍品缺失,也是成交总额降低的直接原因之一,本年度仅有北京保利拍卖中一套十二月花神杯成交过亿元,这和往年动辄数十件的亿元体量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嘉德瓷器及古董珍玩部总经理刘旸在春拍结束时曾表示:“瓷器板块的拍品征集,比较倚仗海外回流,但这半年因疫情原因海外回流的货源中断了。最大的影响是市场缺货,但也进一步激发了买家的购买热情,同时能够看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庞大,过去二十多年沉积下来的东西,这半年好像基本没有浮上来,市场还是一种很缺东西的状态,所以我对拍卖结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顾景舟 提壁壶 成交价:925.75万元
中国嘉德秋拍23.237亿收官,超出春拍总成交的45%。其中2件成交价过亿、37件超千万元的拍品,亦产生了13项拍卖纪录,10场“白手套”专场。
2020北京保利秋拍,斩获总成交额14.55亿元,共产生2件成交价过亿元拍品,23件拍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38件拍品成交价超过500万元。
除此之外,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交易成了上半年拍卖的主要方式,这使得之前不被重视的网络拍卖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2020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中低估价拍品通过网络竞拍的方式成交,这也为下半年网络买家们走进现场竞拍创造了条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 北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古玩艺术品:下一个万亿级财富密码!普通人如何抢占先机?
- 新的艺术品市场政策已经出台!民藏有希望了!
- 重磅!今年做艺术品生意只要你有资质都可以申请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补贴!
- 艺术品金融化:北京率先破局,让收藏变活钱,你怎么看?
- 2030年前,国家大力扶持艺术品!藏家、投资者必看!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