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保险介入一步不退!艺术品鉴定殊死一搏!

发布日期:2021-03-08    来源:玩收藏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2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9.20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体制机制 。


图片



《意见》第二部分第二段,“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中指出:

“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体制机制。完善国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这就对文物古董的全社会合法流通指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是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总方针、总政策。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涉及文物古董收藏的人数已达数千万至上亿之众。此数量之巨,再联想到若能“释放”其周转、流通后的巨大动能,即其背后隐藏着的可能转化为巨大“生产力”的消费潜力,让人不禁有一种瞠目结舌之感。但国内文物古董流通的现实状况却又让人乐观不起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崛起与艺术品市场规范化进程的推进,艺术品消费市场火速升温。伴随着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内专业鉴定人才的各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图片

一方面鉴定专业人员短缺,急需确立执业资质等级标准,着力选拔、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品鉴定评估人才。

另一方面市场、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三者相互依托,而如何对艺术品鉴定这一职业进行保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目前,峰会艺术品鉴定承保联合体与保险公司共同首创的艺术品鉴定专业人员职业保险出台,真正实现了对艺术品鉴定人这一高风险职业的承保。
保险公司给经联合体认证的艺术品鉴定人办理职业保险,意义非凡。首先,是艺术品的确真有了保险兜底。其次,也是对艺术品鉴定人执业行为的监督和保障。最后,多管齐下,切实保障藏家的合法权益。
“背对背鉴定”“一票搁置”等制度约束下,可以极大地降低鉴定错误。加上保险的帮助,可以切实保障藏家和艺术品鉴定人双方的权益。

如此一来,“终身负责制”有了真正合理的落地实践方式,同时也可以大力提高艺术品鉴定行业的信誉和抗风险能力,也为进一步净化艺术品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可谓是艺术品金融的划时代创新。


当然,这也是一个让艺术品市场走向真正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步骤,艺术品鉴定专业人才的培训选拔和执业保障是推行市场规范化的关键。可以说,保险的介入,真正捍卫了艺术品鉴定人的生命线!
这是自律的时代,同时也是自证的时代。
应当建立完善的市场规范,让艺术品市场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同时,通过鉴定机构和金融保险行业的结合,来改善当今的艺术品市场环境,并让艺术品金融化持续推行下去。

随着保险的介入,艺术品鉴定标准化步伐的迈进,我们必将迎来艺术品金融化的黄金时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