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他们疯狂的买买买!艺术品收藏已发展成规模化的资本运作

发布日期:2020-12-17    来源:玩收藏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38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安全感”在当下的中国是个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没钱人因为缺钱没安全感,有钱人因为有钱没安全感。近来大举涌进拍卖市场的企业家们或许就是那批寻求安全感的有钱人代表,安全感永远都是他们最缺乏的,不论是移民潮,还是投资艺术品潮流,其实都是追逐安全感之下的产物。


640.webp.jpg


企业家成“高端玩家”


金钱结出的果实,总是格外引人瞩目,尤其是金钱和艺术结合之时。金融危机之后,大批的企业家进入收藏领域,温州财团、民企老板、金融大鳄、房地产商人,一再地成为各种拍卖会的“高端玩家”。短短几年之间,就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拍卖神话。


有需求就有市场,亿元书画时代,富豪和企业家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究竟又来自何处呢? 如果把这些富豪们放在马洛斯理论的尺度下衡量,其实答案是明显的。当生理或者物质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安全。


640.webp (1).jpg


企业家的财富焦虑


固然,中国开放30多年间迅速暴富的亿元富豪、十亿富豪,乃至百亿千亿富豪数量在急速增长,对于他们来说,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多和“原罪”相关的命题也在发酵,更重要的是,企业家们尽管获得了财富,但也有随时都会失去的风险,许许多多不正当和看似正当的理由,都能让他们的财富消失,重回起点。


他们寻找的,是财富的安全。拍卖会上“富人游戏”的秘密,正在于悄无声息的隐藏财产。一幅一亿的书画,不论是放在个人的收藏室里,还是放在企业的博物馆里, 都从流动资产变成了固定资产,年年都会折旧,现行的税法并无艺术品的规定,更多时候,计算在“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工具”中,折旧年限5年,五年后,1亿的资产“合法”消失不见。


对于企业家来说,尽管艺术品市场也同样风险很大,但总要比平白无故地消失要安全得多。而对于社会来说,企业家们把钱拿来买书画古玩,总比把钱转移到海外要容易接受。更不用说,买书画,至少还能养活画家,这比养活奢侈品制造者要更有文化不是。


640.webp (2).jpg


有书画商人道出其中玄机,大多数富豪购买书画的第一目的,并非因为艺术本身,而是为了抵御市场的风险,包括通胀在内的许许多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些内地的富豪们,往往不显山露水,在艺术品拍卖的世界,他们常常隐忍不发,但每发一次,却大多都能中的。而且,从最开始的个人行为,已经逐渐发展成规模化的资本运作。

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以咨询价形式上拍,经过近一小时、147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成为今年中国首贵艺术品。

640.webp (3).jpg

在11月12日,在中国嘉德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上,傅抱石《风光好》以2200万元起拍,5750万元落槌,成交价6612.5万元。

据北京时间记者了解,这两件作品均为苏宁环球集团购得。除此之外,苏宁环球集团近些年还收藏了以7762万元创造吴镇拍卖纪录的《野竹图》、3335万元成交的王石谷《仿宋元山水巨册》、以2875万元成交的赵雍的《前浦理纶图》、以2702.5万元创造夏圭拍卖纪录《山庄暮雪图》以及袁江创纪录2300万元的《蓬莱仙境》等。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苏宁环球集团在艺术品上的花费高达5.5亿元左右。

640.webp (4).jpg

除了苏宁环球,宝龙集团也在拍卖市场攻城拔寨。今年11月12日晚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场上,张大千的摹古精品《巨然晴峰图》从5800万元起拍,最终以1.035亿元成交,成为张大千第四件过亿拍品;12月4日晚,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以咨询价形式上拍,8000万元起拍,1.7亿元落槌,成交价1.955亿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两件作品为宝龙集团收入囊中。

这并非宝龙集团第一次涉足艺术品拍卖,早在2013年,宝龙集团就砸下1.288亿元,拍下书画大家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仅三件作品,宝龙集团就耗费4.278亿元。

640.webp (5).jpg

只买贵的

近年来,艺术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中,但地产企业的入场确实对市场有很大的提振,特别是对于高端拍品

《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下滑,但超高端市场(成交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的拍品数量则同比上年增加超过200%,10 家公司超过 1000 万元成交的拍品共计 137 件(套),成交额 37.25 亿元,同比去年,成交量增加 46 件(套),成交额增加14.40 亿元 , 并且有 3 件 ( 套 ) 亿元作品。

640.webp (6).jpg

从今年秋拍的情况来看,整体艺术市场开始有井喷的迹象。但这主要是由高端拍品带动,中段和低端拍品未见明显上升。这其实跟新入场地产企业的多元化布局有关,他们现金充足,主要关注大货,只买价格较高的拍品。这也促使拍卖企业加大在高端拍品的征集,但这部分的资源极其有限,拍卖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艺术品日益成为企业或富豪资产配置的重要方面。我相信,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中国艺术市场也会走向更加成熟。”业内专家刘先生介绍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