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宋画山水小品中的梁楷风貌
来源:美术报
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梁楷,南宋画家,山东东平人。其画师法贾师古,诸体皆善尤以道释人物著称,素有出蓝之誉。宋宁宗时梁楷曾为画院待诏,但因生性放达不受拘束便辞官而去。其性嗜酒,常有佯狂之态,故有“梁风(疯)子”的雅号。与他豁达的个性一样,梁楷的作品在传世的宋代山水小品画中显得特立独行。梁楷的画风形成可以说是与当时佛教禅宗所推崇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密切相关。他通过绘画的实践在表达禅意,正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在《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序言里所写:“禅画实质上不是事物,而是行动。在不受时间限制的实际存在中,禅宗艺术超然于地域和历史之外”。梁楷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早期禅画发展,甚至对日本南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期宋画小品欣赏选取了两幅与梁楷相关的作品加以解读,以期读者能对梁楷的山水小品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梁楷 柳溪卧笛图
26×26cm 绢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柳溪卧笛图》,绢本,26×26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右下方芦苇雾气中署有极小的“梁楷”款识,如不细看常会误认为是两个墨点。梁楷的画大多都以意境取胜,《柳溪卧笛图》更是如此。本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空灵,作者把溪边云雾缭绕的景象描绘得犹如梦幻一般。梁楷的此类作品在宋代属画中逸格,这种传统可追溯到唐代的王洽,发展到南宋时期由于许多佛教僧人以及文人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所谓“禅画”的概念。这类作品在笔墨上通常较为简练,给人一种意到笔不到的感受。本幅《柳溪卧笛图》看似着墨不多,但描绘得却较为细致。作者先以淡墨烘染出云雾的形态,这一步骤几乎不见笔痕,之后再用略重的笔墨将坡岸和柳树勾画出来。此处作者别具匠心的是,他把柳树的枝叶画得细如牛毛层层叠叠,这样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将烟雨朦胧的气氛表现了出来。
梁楷 枯木图
24.1×23cm 绢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枯木图》,绢本,24.1×23cm,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本画无款,传为南宋梁楷所作。此画意境幽远,给人一种萧散迷离之感。所绘景色似江边清晨浓雾未散之时,画中景物都只见轮廓剪影。因此作者在画枯树时,仅以平实的线条勾勒出其形状,而没有去表现树的质感。画面着墨不多但十分精彩,尤其是绕树的寒鸦,寥寥数笔便将其不同形态表现出来,使人为之叹服。远处山岚若影若现,加之绢本年代久远,斑驳的痕迹使得画面更富于变化。空旷的构图是梁楷非常善长的表达方式,这种构图在其他人那里常常会变得索然无味,而梁楷却可以处理得非常有意境,且合乎法度不至于流于墨戏。此画的风格与梁楷非常相似,然细观其用笔与梁楷传世的其它真迹则明显有异。因此,本幅《枯木图》虽不是梁楷真迹,但仍属研究梁楷画风的重要作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 北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古玩艺术品:下一个万亿级财富密码!普通人如何抢占先机?
- 新的艺术品市场政策已经出台!民藏有希望了!
- 重磅!今年做艺术品生意只要你有资质都可以申请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补贴!
- 艺术品金融化:北京率先破局,让收藏变活钱,你怎么看?
- 2030年前,国家大力扶持艺术品!藏家、投资者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