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发掘秦墓75座 发现中西交流特色琉璃珠
【中华收藏网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为配合当地建设项目,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
据介绍,专家对墓葬的人骨进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后发现,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4例个体保存较好,保存程度大于75%。
出土的琉璃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一座规模较大的墓葬为竖穴墓道洞室墓,墓道口大底小,为斗形。墓室在墓道东部,长约6米,宽约3米;葬具为一椁两棺,出土随葬器物有鼎、壶、扁壶等铜礼器,以及大量的车马器、兵器等,棺内出土有数量丰富的玉器,未发现有人骨遗存。据了解,这座墓葬是秦咸阳城遗址周围地区保存较好的少数高等级秦墓之一。
出土的铜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其中,发现兵器有铸有巴蜀式符号的铜矛、错金银鸟虫书的吴越式戈、楚式戈,还发现有中西交流特色的琉璃珠,显示墓主生前是一名武将,出土器物的多元性说明战国时期列国交流的频繁,包括和平的或战争的方式。
出土的玉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出土的铜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这座高等级秦墓的发掘过程中,现场文物提取有文物保护人员全程参与,使考古现场文物信息记录与提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多学科交叉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出土文物室内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专家表示,此次秦墓的发掘对研究秦墓地制度、秦人社会层级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