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两个文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福建省出台《福建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意见》和《福建省文物建筑认养管理规定》,旨在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为参与者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统筹推进全省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机制。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的通知》,福建省文物局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调研工作,收集、总结各地在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合理利用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制定印发了这两个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利用,坚持依法管理、规范有序,坚持广泛发动、自愿参与。倡导培育多元的社会参与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社会成员及台港澳同胞、华侨及海外人士通过认领、资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的各个环节。鼓励创新参与方式,通过建立文物守护认领制度、完善文物捐赠制度、建立文物建筑认养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遗址保护利用、鼓励和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完善文物保护社会监督机制等方式,让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通过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监管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及建立动员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并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物安全。
《福建省文物建筑认养管理规定》明确了文物建筑认养是指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作为认养主体,通过一定程序,对特定文物建筑实施保护、利用、管理的行为。规定了参与认养主体的责任、义务和利用方式,规范了文物建筑申请认养的程序,明确了认养主体未有效履行文物保护责任而致文物遭受损坏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