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金融的关系将愈加密切,未来财富资产的聚集点
【中华收藏网讯】互联网和艺术和金融在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呈现的其实将越来越明显,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深入的调整后将迎来黄金的10年,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大众化将成为艺术品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据此估计,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就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几千亿元,“潜在的需求非常大,显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就正如中华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华收藏网、中国包装网总裁、艺术品高级鉴定师与评估师龚经强所说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点仍然是艺术金融。“互联网+文化+金融”将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本紧密结合,既能盘活文化艺术资产,又能破解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低迷的困境,助推中国经济复苏、文化复兴。”艺术真品、精品、传世品将成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有利于财富保值增值。
他认为,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介入艺术领域的金融机构随之迅速增加,金融资本进入艺术产业,将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品,实现金融资本与收藏、艺术品投资的融合,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随着这些资本的介入及相关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国已进入艺术金融化的初级阶段。
艺术金融化不但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这样的形势下,无论金融机构还是艺术品市场都在探索新的途径,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目前,金融机构介入艺术领域,主要从事的是艺术品融资、艺术品信托、艺术基金、份额化几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推动了艺术与金融结合的进程和步伐。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艺术品值得投资,艺术市场也需要资本助力,才能进一步壮大。
发展到今天,艺术金融取得重大突破,艺术与金融的对接不再是零散的、点对点的,或者仅仅是产品级的,而是体系性的形成。这是艺术金融真正进入体系化发展的阶段,这才是艺术金融时代到来的一个基本标志。龚经强说,尽管艺术金融化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家对这个产业还是有信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