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首现战国时期集中式未成年人墓葬群
【中华收藏网讯】记者26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近期对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民强村发现的遗迹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成都平原发现了战国时期集中式未成年人墓葬群。
瓮棺葬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白江民强村战国墓地现场负责人李佩介绍,本次发掘共发现38座战国墓葬,其中有土坑墓22座、瓮棺葬16座。整个墓地按照墓葬的分布聚集情况分为西区和东区。
西区墓葬共9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度多为3米至4.5米,宽约1米。虽葬具基本腐朽,从残留的痕迹仍可判断有船棺和木板墓两种,人骨鉴定的结果显示墓主基本为成年人。
而东区墓葬共有29座,包括土坑墓13座、瓮棺葬16座,除了一座土坑墓为成人墓之外,该区域其余的墓均为未成年人墓。李佩告诉记者,小型墓葬均为长方形,长度多在1.5米以内,宽约0.5米,人骨保存很差,多数仅剩牙齿。经鉴定,这些墓主多为2岁至5岁的幼儿。
幼儿小型土坑墓
李佩表示,小型土坑墓和瓮棺葬的集中发现,表明成都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实行了将未成年死者单独分区、集中埋葬的习俗。本次发掘丰富了成都地区战国时期墓葬的研究材料,对于研究战国时期蜀地土著居民的埋葬习俗以及丧葬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土坑墓的随葬器物多以战国时期常见的陶器、铜器为主,文化面貌较为单纯,显示出这是一处战国时期土著居民墓地,可以推测墓葬主人是战国时期普通百姓。
据悉,目前现场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考古工作者正在进行套箱搬迁工作,相关出土文物将被转移至实验室进行下一步修复研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