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参观人数近10亿 中国博物馆如何激发内生动力
【中华收藏网讯】在国家文物局25日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当前,博物馆行业在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分类施策,激发博物馆内生动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是保存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的殿堂,沟通古人与今人的桥梁。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000多家,年参观人数接近10亿人次,年举办展览2万余个,教育活动20万次。
“要打开围墙、开门办馆。”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说:“应加大资源开放以及与社会合作的力度,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博物馆建设发展,为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走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刘玉珠坦言,我国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方博物馆建设存在低水平、同质化、“千馆一面”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博物馆关键性岗位存在人才流失情况。
刘玉珠表示,对于不同地域的博物馆,应立足于资源和禀赋,规划统筹发展;对于不同层级的博物馆,应视其基础和底蕴,差异平衡发展;对于不同属性的博物馆,应考虑意愿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对于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应发挥特色和形态,促进提升发展。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 北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古玩艺术品:下一个万亿级财富密码!普通人如何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