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盖房挖出文物 初步鉴定系李世民陪葬墓碑底座
【中华收藏网讯】陕西礼泉县一农民盖房平整土地时,挖掘出一唐代文物。今日(1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礼泉县文物旅游局获悉,该文物属石刻文物,经昭陵博物馆专业人员初步鉴定,系唐太宗李世民唐昭陵陪葬墓碑底座。目前,该文物已移交至昭陵博物馆暂时收藏保管。
陕西礼泉县一农民盖房平整土地时,挖掘出一唐代文物。受访者供图
今日(1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致电礼泉县文物旅游局,一袁姓工作人员表示,12月16日,在烟霞镇袁坡村,一位40余岁的男性农民盖房,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碑石的碑座。接到群众文物热线举报电话后,文物旅游稽查大队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发现出土石刻文物1件,经昭陵博物馆专业人员初步鉴定,为唐太宗李世民唐昭陵陪葬墓碑底座。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该石刻文物,对研究昭陵陪葬墓的形制以及初唐石刻工艺,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目前,该文物已移交至昭陵博物馆暂时收藏保管,“等待上级鉴定部门最终确认后,将与其他墓葬文物集中统一收藏”。
新京报记者从该局获悉,该文物的发掘点位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昭陵附近。
唐昭陵墓园官网公示信息显示,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于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嵕山上,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现代考古通过对整个陵园的实地考察,陪葬人数或有300多人。陪葬墓数目之多,为历代帝王陵寝之冠。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