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工智能作品有收藏价值吗
【中华收藏网讯】近期,一幅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艺术作品《埃德蒙·贝拉米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

当时,拍卖师报出的起拍价只有5500美元,历经了55次出价,最终以估值上限的40多倍价格拍出。同一专场中另有20多幅毕加索的作品,却没有一幅能超过《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的拍价。这是第一件在国际拍卖会上成功交易的人工智能艺术品,吸引了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幅画作是由巴黎一个名为“显而易见”(Obvious)的艺术团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而成,是采用计算机将15000幅从14世纪到20世纪的肖像画数据处理后制作而成。在绘制过程中,计算机算法不断将正在绘制的作品与已有的经典肖像画数据进行比较,再反馈给绘制过程对创作做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AI的创作团队Obvious
也许,一些艺术界或鉴赏收藏界人士不会认同这是件艺术品,也不认为该作品具有收藏价值。
人们或许觉得这是计算机算法根据无数张经典画作拼凑出的绘画,称不上原创,也算不得艺术;也许有人会认为,人工智能绘画过程缺乏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所以没办法让人类感受到艺术作品背后的喜悦或是愤怒。
笔者觉得,画家们学习绘画之前也需要大量临摹前人的作品,借鉴别人的创意和技法。计算机算法在学习和模仿成千上万幅画作之后,已并非简单拼凑,而是摸索人类作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只要生成的是谁都没见过的画作,应该属于原创。

谷歌AI系统Deep Dream的画作
绘画总是要借助于各种创作工具,人类可以用画笔也可以用画刷。当代艺术在创作工具上做了许多新的探索,比如,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就用炸药和烟火做工具,将自己心中的艺术构想瞬间用燃爆过程去生成作品。显然,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的电子绘画工具。
虽然,人工智能创作中没有情感产生,但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不能打动人心。2016年,索尼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创作了一首具有披头士乐队风格的流行歌曲。
日本采用人工智能创作的科幻小说《电脑写小说的那一天》骗过了所有人类评审,成功入围日本微小说文学奖。

日本研究组松原仁教授在报告会上演讲
2017年,微软和湛庐文化合作推出了小冰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

这些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都可以感染和调动起听者或观者的情绪,使他们获得艺术带来的各种感受。
为什么这件《埃德蒙·贝拉米肖像》会拍出“天价”?它有没有收藏价值?
一般而言,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除了由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决定以外,还常常在乎于作品是否有创见性(创新价值)和稀缺性。作品《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的创新价值和稀缺性是构成其价格的重要组成,毕竟是人工智能作品的第一次拍卖,会形成广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出现高价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人们纷纷开始担心,未来的艺术家职业会不会被人工智能的绘画创作所取代,最终影响到艺术家的生存空间?
笔者以为,目前看来应该不会。因为,当遍地都是人工智能作品时,就会更显出艺术家徒手创作的艺术特色的珍贵。艺术家手创作品的直接感受和思想创意也许比采用各种间接工具的创作都来得更加灵活和富于改变。

数字创作工作室OUCHHH在法国巴黎艺术中心推出了一场名为“Poetic AI”的展览。
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上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作品,其创新价值或许会逐渐递减,稀缺性会减弱,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创作出的作品也会更加多姿多彩,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将会有更多的提升。
因此,反映在市场价格上,人工智能作品也许将不断创出新的“天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