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全球性市场已现雏形
【中华收藏网讯】在2012年中国内地成交额大幅回调、导致全球市场缩减37%的背景下,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稳定且略有增长,一个全球性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初具规模。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网络艺术品研究平台“艺术网”全球公司日前在京发布的《2012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球共有593家企业从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其中238家为海外拍卖企业,数量较2011年增加5.3%,增长主要见于亚洲(增加7家)、欧洲(增加5家)和北美洲(增加2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中国内地成交额大幅回调,导致全球市场缩减37%的背景下,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额稳定,总成交额达166亿元人民币(25.2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2%,占全球市场的36.5%,一个全球性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形成。
此外,中国文物艺术拍卖市场已呈现由少数顶尖拍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年报显示,2012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排名前60、约10%的拍卖企业,占据88%的市场份额。其中,排名前6(其中3家为中国企业,另外3家为海外企业)、约1%的拍卖企业,占据了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的45%。
地域方面,中国内地(北京)、欧洲(伦敦)、北美(纽约)占据全球主要市场。其中,中国内地、欧洲及北美地区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的数量分别占据总数的60%、21%和11%。
值得关注的是,从年报披露情况看,海内外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市场趣味存在明显差异。
从拍品成交额方面看,中国书画为内地的第一大门类,约占市场成交总额的三分之二;第二大门类为瓷玉杂项,占市场总额的五分之一。而在海外地区,瓷玉杂项则主导,占市场总额的五分之三。
此外,在拍品价格表现方面,尽管2012年全球90%以上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价格均在50万元人民币(约7.6万美元)以内,但高端市场表现差异明显。中国内地地区平均价格最高的门类为古代书画,最低则为邮品钱币、古籍碑帖和小件瓷器;而在海外市场,平均价格最高的门类为仅占成交总额15%的现当代艺术。
这份年报依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年度专项统计及artnet的海外数据,首度汇总呈现了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及成交额1000万元以上“明星拍品”的成交信息,为市场提供了全面研判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全球市场动态的数据信息。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古玩市场:这些极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
- 弘仁元网拍!2025“七月”名家书画无底价专场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没看错吧!定了!艺术品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