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门窗上的人物雕刻艺术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雕刻艺术的历史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古人将象形文字和图腾刻在各类器物上,用以记录或祭祀,而建筑上的木雕源于何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左传》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就有“丹楹刻桷(dān yíng kèjué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的常规做法,距今约2500年了。
大唐的建筑和雕刻工艺更是宏伟大气,影响深远。其后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关于建筑木雕的详细做法和图样,说明在五代两宋时期,建筑木雕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至明清两代,木雕技艺相当高超,尤其中国南方浙江、徽州、福建一带,木雕匠人众多,风格多变,建筑中木雕画面构图更加立体化,引人入胜。

安徽博物院徽派雕花民居建筑
?建筑史上的变革大的划分可归为三大时期,分别为秦汉、唐宋、明清。学术界尚且没有分出高下定论,但是论木雕的最高成就,非明清莫属,而明清木雕的呈现又以建筑上的雀替、隔扇和门窗上居多。当时的木雕在构图上又可以分成人物、动物、植物三大题材,后面我们将用三期文字加图片的形式逐一去了解每一类型取用的意义。在人物题材上主要是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世俗人物。
历史人物的选取上主要凸显的是儒家思想忠、孝、节、义,比如体现忠的有“岳母刺字”、体现孝道的“二十四孝”系列、体现气节的“苏武牧羊”与“四爱图”,体现义的“三国人物”或“水浒人物故事”。

“苏武牧羊”腰板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桃园三结义”腰板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木雕中神话人物较多的有“八仙系列”“西游记系列”及“弥勒”“和合二仙”“天官”“财神”等。这些无不体现当时封建社会形态下戏曲、文学作品对人们的影响。

“八仙之铁拐李”隔心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托塔天王”隔心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世俗人物故事的选题是明清后期内容最为丰富的,它常取用生活里喜闻乐见的一些场景图,是世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或满足的真实写照。

“渔樵耕读”腰板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衣锦还乡”隔扇门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合家欢”隔扇门局部清代观复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门窗馆观复博物馆门窗馆
以上的案例会让我们发现无论木雕人物属于哪种题材类型,都利用形、光、空间组成视觉整体,给人视觉上直接的冲击和想象力上的延伸,为建筑表达增加美感的同时为俗世生活增添趣味。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