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裴家同逝世 享年90岁
【中华收藏网讯】据消息,艺术家裴家同于2018年10月22日早上5点3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将在合肥举办告别仪式。
裴家同1929年出生于江苏江宁,字谦之,号绿野、堂号晨曦楼、静意轩等。1952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美术系,师承傅抱石、陈之佛等先生。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合肥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裴家同在创作
裴家同曾说,自己的画能有今天的面目,得益于陆俨少、傅抱石二师的良惠多多。裴家同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吸收、选择,并在二者的统一互融中重建自身。在继承傅氏山水笔墨结构、表现方式、美学原则的同时,又兼容高禀赋、功力深的陆俨少之山水艺术。
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现代艺术理念,通过数十年凭临湖海、攀跋崇山、瀑前听泉、策杖观峰、画稿盈筐的创作探索,最终确立了自己的鲜明风格。
裴家同:继承传统走自己的路
游牛首山
在笔墨技法基本熟练以后,我去黄山写生。面对黄山秀丽的景色,我激动不已,一种强烈的激情,要我以手中的画笔去表现黄山的神韵,但以形抒情,谈何容易!我所掌握的技法,仍限于再现的写实范围,写不出黄山的空灵。这时,傅抱石先生画册中那些大气磅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画页,突现眼前,使我悟道了在技法上仍需有一个突破。
这以后,我又有意识地研习抱石先生的技法。抱石先生的山水画,从整体上去布局,在“大块”结构中,有层次,有脉络,却又含糊一片,墨润淋漓。他所使用方法主要是抱石皴,破笔散锋,涂抹簇扫,随意挥洒,以表现山与石不同的特质与意趣。他在用线的时候,重视色的渲染,使线、皴、点连成一块,使画面浑然一体,而山与水的神韵也就在其中了。
霞光高万丈
我以抱石先生的技法画黄山,感到了某种契合。黄山的峰峦是浇涛的整体,而不是断石的磊砌;黄山的林木是疏朗和典雅,而不是苍郁与幽深;黄山的气势是云雾喷薄,而不是巍峨隐嵌;黄山的韵味是流转空灵,而不是凝重枯拙。要表现这些,不正是傅家山水之所长么!以抱石先生画风与陆俨少先生相比,更富有抒情性,这一点也更投合我的性情,俨少先生笔法严谨,笔力厚重,他说,对自然山水,他爱雁荡胜于黄山,我想这和画风与自然景色的契合也不无关系吧!
青山卷白云
从师如择友,要取性之所近,认定了一两位,要人其堂奥,但又要走出来,精益多师,画黄山,对黄山画派,新安画派诸大家不做研究,即无根基。我对石涛、梅清之倾心,也作过长时期的临摹研究,在我的画作中有印记。
对国画未来的发展,有两种主见,一种认为要走中西合璧的路,潘天寿先生认为应拉开距离,陆俨少先生主张要“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我是赞同潘、陆两位先生的意见的,我的画不趋时尚,以我之所能,继承传统,走自己的路。
登山俯平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古玩市场:这些极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
- 弘仁元网拍!2025“七月”名家书画无底价专场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没看错吧!定了!艺术品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