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为文物保护改道 官员离任先交接古树
【中华收藏网讯】为了保护文物,斥巨资对原本穿过文物所在地的公路进行改道;为辖区内所有古树编制“户口”,官员离任时先交接古树……10月14日、15日,重庆日报记者随大型纪录片《嘉陵江》跨媒体文旅考察团在四川省广元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近年来坚持走生态优先之路实施绿色发展,加大力度保护嘉陵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及历史文脉。目前,嘉陵江出广元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实现了“一江碧水出广元”。
嘉陵江干流自陕西凤县向南,在甘肃徽县境内与西汉水汇合后,流经陕西略阳县、阳平关入川,进入四川广元。广元市市长邹自景介绍,广元境内嘉陵江长261.5公里,流经6个区县、3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流域面积1.48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91.3%,是广元人民的“母亲河”。
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城市,近年来,广元坚持走生态优先之路实施绿色发展,对嘉陵江261.5公里河道及两岸山脊进行整体规划,对沿岸的文物进行科学保护,不仅确保了“一江碧水出广元”,也保护了境内嘉陵江流域厚重的历史文化。采访过程中,广元市旅发委主任张骏给重庆日报记者讲了几个发生在嘉陵江边的小故事——
故事一: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剑门关,是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却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剑门关”石碑。1992年,当地在原关楼旧址对面重新修建了一座仿古式关楼,又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遭到破坏。为了恢复剑门关天下名关的风采,2009年,广元市在原三国关楼遗址,仿明朝关楼原貌修建了如今的关楼。为此,当地斥巨资对川陕公路进行了改道,这才有了如今深受游客追捧的剑门关关楼。
故事二: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建于北魏时期,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有13层。过去,国道108线几乎“零距离”从千佛崖摩崖造像前通过,车辆扬起的灰尘和行驶时产生的震动对造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毁。“5·12”地震后,当地启动了千佛崖景区灾后重建工程,为保护摩崖造像,对原本长3公里多的国道108线将军桥至瓷窑铺段的公路进行了改道。改道后的公路从摩崖造像外围通过,使千佛崖摩崖造像从此远离了车水马龙。
故事三:位于广元城西嘉陵江畔的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过去,宝成铁路横于景区前,穿行而过的火车行驶时的震动对造像造成了影响。为此,广元市进行了皇泽寺景区修复工程,把横于前的宝成铁路改道穿山而过,又把公路改到下面的涵洞里。如今的皇泽寺静静地矗立在嘉陵江畔,再不受铁路侵扰。
故事四:走进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翠云廊,入眼皆是古朴苍翠的柏树。仅这个景区,就保存着200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树,整个剑阁县的古树更是多达7902棵。翠云廊古树能够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及老百姓爱路护树密不可分。建国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对所有古柏树都进行了清理登记、挂牌编号。不仅如此,当地官员离任时,须先对古树进行交接,方能顺利离任。正是历代保护措施的传承,才使翠云廊古柏生机盎然,茂盛苍翠。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