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有一群中国“文物医生”
【中华收藏网讯】来自北京的国航波音737班机缓缓降落在柬埔寨暹粒国际机场,跟随大批中国游客一起下飞机的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外事联络司)副主任张建华心里很清楚,他不是游客,而是带着任务来的——验收“中国政府援柬埔寨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与他同行的有验收组十几位文物修复专家。
在柬埔寨北部暹粒省400余平方公里的热带丛林中,“藏”着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当世界各地的游客为神秘的周萨神庙和雄健的茶胶寺惊叹时,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遗迹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中国专家。
“茶胶寺其实是一座没有完工的建筑,当年修建过程中,寺庙遭到雷击,国王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寺庙的建筑工作就此搁浅。”茶胶寺修复项目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带着验收组一边爬上茶胶寺的五层台,一边和大家讲茶胶寺的历史。
茶胶寺修复项目始于2010年,2018年竣工。实际上,吴哥窟内分散着法、日、中、英、美及印度等多国的文物修复团队,而“中国队”负责修复的茶胶寺是吴哥遗址中最为雄伟且具有典型特征的庙山建筑之一。
“很敬佩‘中国队’的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其实项目在今年4月就竣工了,但项目团队要求我们8月底再来验收,因为他们希望可以让茶胶寺经历一个完整的雨季,以此来看他们的成果能否完好无损地经历风雨的考验。”张建华说,“‘中国队’不是在完成任务交差,而是在专心完成一部作品,他们就是真正的‘工匠’。”
“中国队”在吴哥窟工作的时间不算短。除去茶胶寺修复项目,还有1998至2008年周萨神庙修复项目的10年。作为这两个项目的“元老”,许言觉得自己担当不起“文物工匠”的称号。“我最多是个‘文物医生’。”他说。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中国队”的工作一点都不过分。面对成千上万块散落的巨石,要将其重新“黏合”成1000多年前的样子,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无数个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的夜晚,无数个指挥施工、现场测绘的白天,无数次的标号、归安,无数遍的检测、查验……
尽管整日钻研,一丝不苟,面对吴哥窟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修复工作还是让许言觉得“压力山大”。周萨神庙和茶胶寺都是世间唯一的历史建筑瑰宝,其修复工作是不可逆的,万一有损毁就是无可挽回的失误,所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由于是援外项目,更是多了一层压力。
但吴哥窟巨大的知名度和游客数量,也让“中国队”的成果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中国队”的努力得到认可。为表感谢,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挤出”一栋楼给“中国队”作为办公场所,这样的“待遇”是其他“国家队”没有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工作得到柬方认可,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中柬之间的‘铁杆’友谊。”许言自豪地说。
离开吴哥窟之前,许言带着记者和验收组来到吴哥古皇宫遗址。“这里就是我们的三期——古皇宫修复项目,这个项目的难度将是空前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