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鼓励建设非国有博物馆
【中华收藏网讯】提高门票补贴,增加评估定级奖励补贴,鼓励非国有博物馆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记者昨天从市法制办获悉,《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简称《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深圳还将建立讲解人员劳务派遣制,由文物部门向非国有博物馆派遣专业讲解人员,大力提升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水平。
本次《办法》明确可获得扶持的非国有博物馆为,依法在深圳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年度运行评估结果为合格及以上,年度开放时间不少于240天。扶持资金资源将分为两部分,门票补贴、临时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补贴仍由深圳市文化事业建设费及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解决,评估定级的奖励补贴和讲解人员劳务派遣所需经费将由市财政解决。其中,门票补贴实则是对非国有博物馆年度运行经费的补贴,包括馆舍租金、水电和物业管理费用等日常运营费用,补贴总额将不超过上述三项费用总和。
为提升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水平,深圳拟建立讲解员派遣制。由文物行政部门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向每家非国有博物馆派遣2~3名专业讲解人员,负责非国有博物馆的日常讲解服务。《办法》增加了定级补贴,明确对在省级及以上文物行政部门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年度一次性补贴30万元;对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对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给予一次性补贴200万元。对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给予一次性补贴500万元。
《办法》明确优先发展填补深圳市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区域特色、行业特性或地方文化特点的各类非国有博物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