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年石棺新发掘 墓主为五代十国前蜀丞相妻子
原标题:《上海奉贤一千年石棺今日开启新一轮发掘 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
8月30日上午,位于奉贤庄行的前蜀丞相潘葛之妻李氏墓石棺启动新一轮发掘与“碑拓”。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这具石棺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距今约有1100余年历史,这是迄今为止,奉贤境内出土带有明确记年款最早的石刻文物。据了解,这具石棺发现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测量显示,石棺长2.6米,宽1.13米,高1米,厚0.18米。
奉贤碑刻录主编、金石碑刻专家张君文在现场对石棺进行“碑拓”,所谓“碑拓”,即将石棺上的文字,使用宣纸等载体打拓文字,留下纂刻的文字图形。
图片来自新民网
张君文介绍,这具位于奉贤庄行镇南庄路穗轮1组排河的河道西端的石棺,据清代光绪年间的《重修奉贤县志》记载,属于前蜀丞相潘葛之妻李氏之墓,石棺刻有“天汉四年葬”字样,而在今天的碑拓中,发现石碑除“天汉四年葬”几字,还有“造”字纂刻印记,系这一次的新发现。
“这是迄今为止,奉贤区域内发现的带有明确记年款最早的石刻文物,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张君文表示,下一步在完成“碑拓”后,相关历史考证结果将收录于正在编写的《奉贤碑刻录》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