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是怎样炼成的?
【中华收藏网讯】青博近期的《流光溢彩——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器展》获得关注无数,极尽奢华的玻璃艺术品历经百余年依然“美得不像话”,那么这些精美艺术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知道!
是吹出来的!
No No No!玻璃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制作流程纷繁复杂,仅靠吹制难以达到繁复的艺术效果,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补补课!
1。吹制
玻璃吹制术是一项古老而成本昂贵的玻璃成型技术。吹制工手持一条长约1.5M的空心铁管,一端从熔炉中蘸取玻璃液(挑料),一端为吹嘴。挑料后在滚料板(碗)上滚勺。吹气,形成玻璃料泡,在模中吹成制品,也可无模自由吹制,然后从吹管上敲落,最后使其冷却成型。这和咱们青岛萝卜糖球会上的吹糖人技艺如出一辙。
法国拉利克翠绿色叶纹瓶(20世纪初)
此瓶先用有模吹制工艺成型,后用手工打磨而成。
2。套色
套色是在某种颜色的玻璃胎上,套上熔融的其他颜色玻璃。在工艺流程上,先用吹管将玻璃液吹成外壳,把外壳置于金属模内,再吹进第二层不同颜色的玻璃,然后从金属模上取下该组合玻璃器皿,重新加热,使二层玻璃相互粘合。若需多层套色,上述工序重复进行,可套至七八层,甚至更多。套色玻璃的外层较厚,在其表面用砣刻或化学腐蚀的方法,形成层次分明,富立体感的浮雕饰花纹,产生表里两层颜色的鲜明对比,故也称浮雕玻璃。
法国加莱白地风景套料瓶(19世纪末)
该瓶绿白双层套色,采用酸腐蚀和车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有色玻璃的厚度来表现颜色的深浅,呈现透视效果。
3。车刻
车刻玻璃就是通过车刻工具,对玻璃进行雕刻、抛光,从而使玻璃表面产生出晶莹剔透的立体线条。
比利时套黄色车刻瓶(20世纪初)
瓶身研磨出排列整齐的大小圆形凹面,黄色玻璃层被磨去后呈透明状,如同一个个凹透镜,透射出许多缩小的圆纹,形成装饰图案
4。蚀刻
法国加莱白地八仙花纹套料瓶(1904-1914年)
第一步:用石蜡液涂在待刻的玻璃器上作为保护层,于固化后的石蜡层上雕刻出所需要的文字或图案。雕刻时,必须雕透石蜡层,使玻璃露出。
第二步:将氢氟酸滴于露出玻璃的文字或图案上。根据所需花纹的深浅,控制腐蚀时间经过一定时间之后,用温水洗去石蜡和氢氟酸,即可制得具有美丽花纹的玻璃。
5。彩绘
把玻璃当画布,运用特殊的颜料,绘画过后,再经过低温烧制就可以了,花色不会掉落,持久度更长,不用担心被酸碱腐蚀,而且也便于清洁。
法国道姆白地彩绘风景瓶(20世纪初)
彩绘玻璃历经古埃及、古罗马、伊斯兰、威尼斯、波希米亚的长期发展,到了20世纪初的欧洲,流行自然主义的纹饰,以法国道姆玻璃的风景彩绘最为出色,常见在半透明的瓶壁上绘深秋森林景观,有水粉画效果。
6。描金
将金的有机化合物溶液(又称金水)描绘在玻璃制品表面,加热烧成时有机物分解,金被还原成亮金薄层。如果玻璃表面粗糙则呈无光金色毛面。两者都有华贵富丽的效果。
意大利描金彩绘花卉高足杯(19世纪)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