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个展“印痕与复数”于亚洲艺术中心举办
陈琦个展“印痕与复数”于亚洲艺术中心举办
2018年08月29日 18:56 新浪收藏
2018年8月25日至9月16日,“印痕与复数——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办。艺术家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秘书长。
“陈琦:印痕与复数”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了陈琦自2015年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性独幅版画作品创作。陈琦的水印版画将传统与当代对接,在中国当代水印版画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地位。他志在突破版画原有的简单复制特性:通过随机痕迹与即兴灵感来提取版画、制作材质及过程本身的艺术性,从而在他的艺术语言中探索并发掘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以期实现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无题-No.32》 画心 118x243.5cm 画纸 135x257cm 水印版画 2017
《12cm》 画心 60x188.5cm 画纸100x197.5cm 水印版画 2018
《心象-No.2》 70x97.5cm 水印版画 2015
《觉-No.1》 197x197cm 水印版画 2017
《喧嚣的尖叫》 画心 80x180cm 画纸100x198cm 水印版画 2018
《不确定的真实No.3》 画心 73.5x119.5cm 画纸 78.5x124cm 水印版画 2017
印痕与复数
从2015年始,我以20年前《琴》、《明式》、《荷》、《阐释》等作品的旧印版做了一系列实验性独幅版画作品。唯一目的就是希翼在印痕与复数这两个版画本体最基本概念上寻求突破与超越。实验打破了印版原有套印次序,印版不再依原先设定好的次序按部就班套印,而是根据印版自身图形结构形态自然生发的意象,即兴发挥,自由印制。如此,印版便由过去单纯的形象再现功能中解放出来而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这样的实验性作品也消解了版画机械性复数,使每张版画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印痕和精神禀赋。
——陈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