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花鸟创新最难 季平新作打破鸟儿配角模式
【中华收藏网讯】《穹林·2——季平都市花鸟新作展》8月25日—8月31日亮相上海朵云轩·朵云沙龙,展出的40余幅海派画家季平的精品力作,以其鲜明的绘画风格和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用一种全新的文化元素,展示了极具个性的花鸟之态。
季平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副主任,水墨缘画刊副主编,曾以水墨人物画引起画坛关注,这次展示的花鸟画作,是他继戏曲人物画、城市山水绘画课题之后的再一次创新。此次展览中亮相的某些作品尽管可以找到古画中的原型,但画面中的鸟不再是传统花鸟画中的配角,而几乎霸占着整个画面,打破传统构图平衡,也不见传统中福禄喜寿的寓意,非常直白任性。相比传统的花鸟含蓄地臣服于画面的点缀位,这种带有自我中心意味的“鸟”源自画家的创新,他从传统出发,走上了一条自己的路径。画家王劼音认为,季平的花鸟画完全打破了固定的程式,在当下显得别具一格。
季平表示,当代绘画的精神启示自己,画花鸟没有必要再以传统的装饰之美去娱人、讨巧。“鸟儿可以丑,可以有点笨拙,但要有精气神,就像当下身处在都市里的人,有痛苦有孤独有开怀,有作为一个现代人所拥有的七情六欲。有时候鸟儿也有难看的脸,但是画面不是乱涂乱画。我力求跳出绘画的基本教程,追求内心的真实表达。”这种花鸟画的创新也源自已故海派大家张桂铭的艺术启示。张桂铭在人物画领域取得成果后,却义无反顾地涉足花鸟,开创出独一无二的视觉风格。季平由此意识到,艺术家没有改弦更张的开拓之气,就不会有日后的学术成果,他也用这场开拓性的视觉展览致敬张桂铭的艺术勇气。
上海美协副主席张培成提出,在国画包含的山水、人物、花鸟里面,花鸟的创新在当代是最难的。“花鸟画的创新我以前最推崇的就是张桂铭,但之后有些后继乏人。季平的花鸟画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对花鸟画创新的推动很有意义。”评论家蔡广斌认为,季平的花鸟画实践拓展性地表现了人和自我的疆域,借助“鸟”的行为造型,隐晦表达时代与个人化的心理感受。在他的画面中,通过一个个肖像似的独幅大鸟或两只大鸟的对视,明确地拓展了他的表达意念,看似单纯清新或凝重安静的画面,实质上包含了人的思想投射。“季平的花鸟画是他在当代探索中取得的自然结果,如他自己所言,是‘托物言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