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文物腾退项目签约正式启动
8月20日,天坛文物腾退项目签约正式启动。三天内,居民签约工作全部完成,签约率达100%。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获悉,这是暨清华寺二期、社稷坛文物腾退项目之后,又一在签约期内顺利完成的项目,实现了中轴线遗产区范围内重点文物腾退的良好开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位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和求雨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古代皇家祭天建筑群,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北京传统中轴线重要遗产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在天坛核心游览区内有20户居民居住,建筑面积约716.53平方米。分别位于天坛公园西南侧原北京市园林机械厂(15户)、东南侧泰元门(2户)、北侧绿化一队办公区(3户)。这种状况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不利于文物文化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带来安全隐患。2018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要求,东城区将社稷坛、太庙、天坛内住户腾退等列入重点任务。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东城区政府共同做好前期住户调查摸底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居民工作。东城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和补偿方案。
接下来,将根据工作流程,对居民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格审查、安排居民办理公证手续、组织居民进行选房、发放周转费等补偿款。
据了解,所有居民腾退后,公园将根据园内规划进行房屋拆除及环境整治工作,环境整治后将增加绿化面积18935.7平方米,扩大对游客开放面积2.24公顷,最大限度恢复天坛历史格局及风貌。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