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成故宫热门景点 经多次重修重建已“变脸”
经多次重修重建“变脸”
事实上,现在的故宫博物院里已经没有剧中延禧宫的原貌。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改称延祺宫。直到清代,才改名为延禧宫,并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初建时,延禧宫与东六宫其它五宫格局相同,都是前后两进院,前院正殿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室内悬乾隆皇帝御笔匾曰“慎赞徽音”,东壁悬乾隆《圣制曹后重农赞》,西壁悬《曹后重农图》。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一场大火,开启了延禧宫此后多灾多难的百年历史。这次大火烧毁了延禧宫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就剩下宫门。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有人提议复建,但未能实现。宣统元年(1909年),延禧宫原址上开始修建一座西洋式建筑,自此面貌全变。
1917年张勋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1931年,故宫博物院将其改建为文物库房。
宫内的灵沼轩系一西洋建筑
专家
影视剧和历史要区别看待
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讲师宋瞳介绍,在中国的史料中,很少有关于嫔妃的详细记载,因此历史上令妃是否居住过延禧宫也很难有明确的答案。
宋瞳告诉北青报记者,清朝对妃嫔宫殿的居住没有什么限制,一个妃子并不一定就对应一个宫殿,住所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令妃住过延禧宫也很正常,既然电视剧剧本这样写了,大概也是经过考证后的,没有必要纠结令妃有没有住过。”
近年来,除了《延禧攻略》之外,清宫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为了增加戏剧效果,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剧情,清宫戏也因此经常被批评有“篡改历史”的嫌疑。
对此,宋瞳表示:“影视剧就是影视剧,它是属于艺术范畴的东西,是一种文学创作,有其所特有的艺术方面的要求,这个不适合去拿任何历史方面的要求去要求它。你不可能让他们照着历史书去拍剧,也不可能让我们用剧本去教历史,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只不过用的题材一样而已”。
作者 孔令晗,屈畅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商品换一批
¥1600
新品和田玉羊脂白玉籽料山水随形挂件吊坠男女款苏工
¥1800
新品和田玉籽料白玉挂件佛公吊坠男女款苏工
¥1200
新品和田玉羊脂白玉籽料怀古平安扣男女款挂件吊坠苏工
¥0
和田白玉壁()
¥0
和田白玉勒子高4.3,宽2.1厘米,重23克
¥0
清 海南黄花梨竹节纹笔筒
¥0
多彩鹿
¥0
和田玉象 精品
¥0
黄釉龙纹蒜头瓶
¥0
徐悲鸿 四喜图
华夏收藏网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0571-87357345 邮箱:dmj@hxscw.com
热门评论
发表评论 如果没有账号,可以先免费注册
请您注意: 如果还没有注册,请先免费注册为华夏收藏网的会员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600.00 当前价
¥8000.00 当前价
¥420.00 当前价
¥5299.00 当前价
¥1500.00 当前价
¥300.00 当前价
¥1580.00 当前价
¥1880.00 当前价
最新收藏资讯
图片资香港佳士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