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青花孔子见老子图莲子罐鉴赏
【中华收藏网讯】这件明崇祯青花“孔子见老子图”莲子罐(图1、2),高25.5厘米,直口,口无釉,溜肩,长圆形腰鼓腹,圈足。此罐以其形状似莲子而得名“莲子罐”,口沿边饰亦为道教图形符箓。罐身主体以青花绘以孔子见老子的这段经典故事,众生神态生动,栩栩如生。该罐采用分水画法,青花青翠艳丽,浓淡参差交错,人物绘画飘逸自然,显得超然脱俗,青花浓淡渲染层次分明。
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见老子之事。《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其记载的壁画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从历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孔子见老子》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以儒家发源地最为集中。
崇祯皇帝即位后诛除魏忠贤等奸党,平反冤案,起用前朝被罢免官员,广纳贤才,朝廷始有清明之象。此时文人雅士当中出仕奉君之思潮暗涌,与隐逸自洁、寄怀山水的主流形成对立。此孔子见老子图莲子罐的出现颇有深意,正是此种思潮之寄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物市场迎来重大变革,民间收藏黄金时代悄然降临
- 文物局发声:民间收藏“去等级化”,传统文化传承添生力军?
- 古代人为何一有钱就买点古董:真正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 他的收藏是个传奇:用200元赚到几亿...
- 《文物保护法》的新规:重塑古玩市场格局,引发六大变革!
- 古玩市场持续低迷 是古玩艺术品收藏最佳时机!
- 古玩市场低迷:真正的藏家却马不停蹄
- 他们才是处在整个收藏界“金字塔”顶端的民间高手
- 收藏界开始明朗了,未来谁拥有最多的精品藏品,谁就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