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碟碗盒瓶 中国文人的讲究都在这个展里
来源: 雅昌艺术网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最近有些浮躁,于是计划去看一场“慢生活”展览聊以自慰。浙江省博物馆原创展览“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恰符卿意,关键还免费,这很棒。
展厅在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展馆布展的很用心,展线因有大版面章节文字的提示而颇为清晰,且在一定时段均会出现不同主题的场景复原或小型场景再造,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基本可感“移步换景”之妙,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常规博物馆看展常会遇到的疲惫之绪,可谓时时有惊喜。亲测,基本会在一个小时左右愉悦地看完,轻松而不浮躁,有所收获亦不感沉重,这类看展体验殊为难得。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位于地下,展厅内手机信号不佳,但换个角度想想,不啻为一件好事。这一个小时里,暂时收起手机,不再拍照刷屏发朋友圈,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地体味古代文人“触手可及”的真实雅致生活,乐事也!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没想到,游展过程中,先是被繁多器物晃花了眼,有些展品甚有意趣,如3个堆在一起的青瓷净瓶,净瓶为佛教专用器,宋后兼有插花功能,这次展出的3个净瓶中有一个因在装窑时发生了倾斜,因此在烧成后自然连接在一起,成为举世无双的“歪瓶”,现场看,很具喜感。另一件水盂造型极为出色,通体施白釉,开细纹,口作石榴状,器身则如包袱般,腹部可见带状物,整体视感通透薄脆,孰为可爱。此外,柳如是用过的白端砚洁白如雪,纤尘不染,在以紫色为主调的端砚中别具一格。
南宋龙泉窑青瓷净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仿哥窑釉包袱式水盂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柳如是白端写经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外,“梅瓶”是一类我们现在很少用到的器物,它有独特名称,先做酒器,又成花器,现场 展出了好几件,观众可稍加留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缠枝牡丹纹矮梅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银梅瓶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吉州窑折枝花卉纹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空白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紧接着是被器物名称吸引:盘碟碗盒壶瓶罐炉匙尊盏盂钵杯洗砚盆盅匜…它们明明看起来长的差不多,为什么取名完全不同?其实,我们现在用到的瓷器大多都是叫做碗、盘、盆,罐,可是古人有更丰富更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冠名。既然名称不同,那么对应的功能也颇有差异,如盏、杯、盅、壶是古人茶酒器专用名,炉是烧香用具,瓶是花器,盘、碟、碗为食器,盒、罐、盆多为盛具,盂、钵、洗、匜则多用于水器等,而直至现代,这些器物的使用其实已多跨界。
更重要的是,类似碗、碟、盘般常用之物居然有这么多样式?还个个都那么美?简直完爆如今诸多家居设计品牌。因此,此展在呈现古人生活细节的同时,也为一些茶具、食具、香器等做了次较好的器型名称科普,而观者也正是在这些细节的对比、观察、思考甚至是怀疑之中,缓缓地将“雅致”沁入内心…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不信?请看下面的图(现场摄):
盘
宋定窑白瓷印花盘 德清县博物馆藏
北宋定窑白瓷葵口折腹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银盘 衢州市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刻花八角盘 浙江省博物馆藏
碟
北宋耀州窑酱釉葵口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木叶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万历款景德镇窑青花翠鸟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碗
北宋定窑白瓷葵瓣形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盖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碗 衢州市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嘉兴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斗笠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束口碗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八卦纹银碗 衢州市博物馆藏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盒
北宋银盒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鼓形盒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越窑青瓷刻花盒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银丝盒 衢州市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套盒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壶
北宋石瓜棱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瓜棱腹带盖执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宋绿釉唾壶 浙江省博物馆藏
瓶
北宋铜净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五管盖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箸瓶 德清县博物馆
宋吉州窑黑釉折枝梅纹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长颈瓶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铜蒜头瓶 龙游县博物馆藏
宋龙泉窑青瓷贯耳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青玉莲苞瓶 衢州市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梅兰竹纹长颈瓶 嘉兴博物馆藏
晚明-清初景德镇窑白瓷琮式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罐
北宋耀州窑黑釉瓜棱腹盖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越窑青瓷鸳鸯纹盖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牡丹纹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盖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铜筒形罐 衢州市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双系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炉
北宋“卍”字三足石熏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婺州窑青瓷莲花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定窑白瓷行香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鼎式熏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龙耳鬲式炉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八卦纹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鬲炉 德清县博物馆藏
尊
北宋越窑青瓷花口尊 浙江省博物馆藏
盏
北宋耀州窑青瓷托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印花菊纹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黑釉鹧鸪斑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定窑白瓷台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五彩松鼠葡萄纹茶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盂
南宋龙泉窑青瓷盂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磁州窑系白釉点彩三连水盂 浙江省博物馆藏
钵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
杯
宋青白玉螭耳八棱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把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贴花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高足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八角高足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夔龙纹犀角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青白玉山水纹双耳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砚
宋凤形石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歙砚 龙游县博物馆藏
宋琴形石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石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宋高宗赐王安道抄手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岳鄂王抄手式端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镇纸
南宋水晶辟邪镇纸 龙游县博物馆藏
镇尺
北宋铁镇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笔格
南宋水晶山形笔格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水晶山形笔格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青玉笔格 衢州市博物馆藏
洗
南宋龙泉窑青瓷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白玉荷叶笔洗 衢州市博物馆藏
盆
明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故事纹盆 浙江省博物馆藏
盅
明景德镇窑青花飞凤纹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红绿彩鱼藻纹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扇面
明文徵明设色青绿山水扇面 浙江省博物馆藏
当下日渐喧嚣,人古人雅致生活之趣愈发值得学习。“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通过一些坛坛罐罐、盆盆盏盏的物和一些闲闲散散、乐乐悠悠的人,勾织出宋明文人士大夫充满乐意的生活日常。
此展攫取宋明两朝别有深意。宋代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的黄金时代,在皇室影响和推动下,宋代文人承魏晋六朝士大夫文化,吸唐代禅学精义,掀起文人画大浪潮,并由对绘画的审美扩大到园林、居室、器用,品鉴、收藏等领域,一改汉唐以来金银奢靡之色,追求极简之美,形成品调高雅的造物艺术。明代士大夫则身处独特的政治环境,逐渐从庙堂之高转向独抒性灵的艺术创造,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抒写个人生活情趣。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所谓“长物”,即多余之物,即非生活必需品,但这些物品却投射和沉积了文人的选择和品格意志。故,“长物”非矫情,实乃性情也。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此展脉络不复杂,整体分宋、明两大部分,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第一单元“宋——器用之美”分“崇古尚礼”“乘物游心”“笔墨天下”三节;第二单元“明——与古同游”分“玩物鉴古”“园林雅集”“书斋燕居”三节,分别展示宋明文人生活中常用的器物、体现生活情趣的雅事以及与文人最为钟爱文房器具。
宋人将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生活四艺,四艺合一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风雅的生活美学。明代文人雅士将雅集发展为抚琴、赏香、啜茗、读画四大意趣,将闲逸的生活形态推衍到生活艺术的顶峰。展览不仅展出了各种体现古人生活雅事的器物,还展出了许多描绘文人士大夫“闲雅好古”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及史料,让观众可以借古人的笔细品原汁原味的古人生活。
本展览一大亮点是将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士大夫家族墓出土文物集中展出,直观地反映当时的时代风格与社会风尚。如第一单元中大量展出的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文物,蓝田吕氏是北宋晚期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吕氏家族墓园出土随葬品一千余件,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展览中展出的这些器具,可窥见北宋中晚期位处关中士族之首的蓝田吕氏家族讲究而不奢华的精致生活。第二单元展出部分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文物,墓主人项元汴是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他在杭州时经常开着大型书画船停靠在孤山,与同好交流或与古董商们议价买卖。展览展出的物品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富有程度乃至生平爱好与习俗。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展览中亦可见不少名人旧物,如“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用过的白端写经砚,色白如雪,莹润如玉。还有一件文徵明的设色青绿山水扇面,作品运用简括的粗笔与工致的小写意相结合,描绘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仲春之景,以恬淡湿润的笔墨,表现出隐逸之士优游林泉,又心系故人,略带怅然之心境。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免费,安排好时间走进展厅,放慢脚步,感受古代文人带来的这份疏放与闲适吧。记住,展览是在武林馆区非孤山馆区,别跑错地方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