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处摩崖造像被妆彩重塑 文物局揭开真相
【中华收藏网讯】8月4日,有网友发微博质疑安岳石刻、广安水月观音等被野蛮涂妆,随后资阳市安岳县官方微博“安岳之声”回应称,造像为20多年前群众自发涂妆,相关部门及时制止。8月16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四川省文物局已对涉事的13处石刻造像遗址现场勘察,其中被涂石刻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13处涉事的石刻造像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以及广安市经开区和内江市资中县。
国家文物局发布信息显示,“四川多处摩崖造像被妆彩重塑、人为破坏”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有媒体报道称“这些石刻造像多属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称是民众自发所为。”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川省文物局立即派专人,前往涉事地点对摩崖石刻类文物开展了全面的实地勘察,揭开石刻被“浓妆艳抹”的真相。
经四川省文物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确认,涉事地区现有石刻造像类遗址13处,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妆彩重塑”,当时地方文物部门进行了及时制止;2006年至2013年间,这批石刻造像大部分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间地方文物部门切实履行了监管责任,规范民间宗教活动,未发现“妆彩重塑”现象。
据悉,涉及到资阳市境内11处石刻造像类遗址已经加强保护。其中,安岳县境内的净慧岩摩崖造像、木鱼山摩崖造像等6处近年来未再发生妆彩重塑事件。乐至县境内的睏佛寺摩崖造像在上世纪90年代有当地群众捐资对主造像进行贴金修饰,目前主尊造像表面金箔逐渐脱落,造像原貌逐步恢复。雁江区境内的半月山摩崖造像,在上世纪90年代由资阳县文化局委托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对半月山大佛佛足部分进行青石条堆砌雕造修复,巡查中发现佛足部分有人为刻画痕迹,已在佛像周围修筑围栏、设置监控和义务文保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