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托林寺文物修缮接近尾声
【中华收藏网讯】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网站了解到,坐落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畔的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最早佛寺之一。国家累计投资超过8300万元的托林寺文物修缮整体工程已接近尾声,这座千年古刹目前已正式向信众及游人开放。
托林寺,意为“飞翔寺”,寺内藏有大量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的精美壁画、泥塑佛像等珍贵文物,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据阿里地区札达县文物局局长罗丹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年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侵蚀,寺院主体建筑曾出现漏雨、殿内柱、梁歪闪、壁画起甲等问题。为更好保护国家文化遗产,托林寺文物修缮工程于2015年正式动工。
“过去的三年里,我们主要对寺内萨迦殿、罗汉殿、红殿、白殿、金殿、僧舍等文物建筑进行了本体维修,2016年启动了包括安消防、边坡防固等续建工程,目前本体维修已全部完成,安消防也将于近期结束,剩余边坡防固工程将于近期实施。”罗丹说。
记者了解到,这次寺院建筑本体维修工程主要包括:女儿墙边玛草砌筑、墙体灌浆、屋面防水处理、柱梁歪闪调整、阿嘎土重筑、地面青石板调整重铺、边坡佛塔移位修复等项目。
1997年,国家文物部门根据原貌对托林寺萨迦殿进行了恢复性修缮。1998年,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对托林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对杜康大殿、白殿、色康佛殿等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维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