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发布日期:2018-08-13    来源:华夏收藏网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268   版权与免责声明

    “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更新时间:2016-10-23 14:44:37点击次数:10236次

    开幕式现场嘉宾

    从左至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超、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雷平、艺术家王煜宏、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黄阿忠教授、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保罗教授、艺术当代主编徐可

    现场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2016年10月22日下午,由朵云轩集团主办,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协办的“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在上海朵云轩(南京东路422号4楼)展出。作品在时间跨度上从1995年到2016年,能整体反映出艺术家王煜宏在静物绘画题材上的思考。

    展厅现场

    从1997年举办的首次展览至今,王煜宏艺术创作从写实油画到影像、装置、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探索。近几年,王煜宏在众多当代艺术形式中进行反思,重新把注意力回归到绘画上。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雷平认为,王煜宏在艺术风格上不断地坚持是艺术家的可贵之处。也“就是因为她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才有了现在风格上的鲜明成就”,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在开幕式上说到。

    静物是作为西方油画表现的一部分,而王煜宏所探索的静物,“是聚焦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时代记忆和历史痕迹。”本次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在开幕式上表示,所有静物对象都有感情,王煜宏一直坚持突破,用抽象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媒介,来讲述中国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展厅现场

    “物”是整个展览的核心。在艺术上,当代的、观念的作品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传统的艺术与器物仿佛逐渐远离了今日的生活。然而真正的经典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弭的,如何将现代与传统对接,用今天的视角看待传统的经典,创造一种链接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审美趣味,王煜宏的作品为此提供了答案。

    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保罗教授谈到王煜宏的作品时说道,“她的作品中表现了17—18世纪西方的虚无概念,画面中的一些日常物体,预示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一切都是虚无,都会消失,这不禁让人思考什么会留下来。”

    岁朝佳兆图 2016年 46×38cm

    柏林·华沙·上海 1943云端记忆 2015年 130×130cm

    外滩源音乐季 2015年 138×114cm

    这次王煜宏展出的一批近期作品,把装置与绘画通过七巧板游戏的形态进行组合,来暗示在碎片化的时代里面,所能呈现出的不一样的切面。画面中除日常用品之外,王煜宏也加入了例如元青花、铜钱等这样具有时代差距的物件。王煜宏表示,古典韵味与今天的物件有美的共通处,相互结合融入,可以把传统历史物件的优美延续到今天的生活当中。

    毕加索病毒 装置 2014年 66×50cm

    85℃ 2015年 20×20cm

    中国礼物系列2015 2015年  20×20cm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华夏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