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更新时间:2016-10-23 14:44:37点击次数:10236次
开幕式现场嘉宾
从左至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超、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雷平、艺术家王煜宏、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黄阿忠教授、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保罗教授、艺术当代主编徐可
现场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2016年10月22日下午,由朵云轩集团主办,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协办的“齐物长乐”王煜宏作品展在上海朵云轩(南京东路422号4楼)展出。作品在时间跨度上从1995年到2016年,能整体反映出艺术家王煜宏在静物绘画题材上的思考。
展厅现场
从1997年举办的首次展览至今,王煜宏艺术创作从写实油画到影像、装置、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探索。近几年,王煜宏在众多当代艺术形式中进行反思,重新把注意力回归到绘画上。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雷平认为,王煜宏在艺术风格上不断地坚持是艺术家的可贵之处。也“就是因为她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才有了现在风格上的鲜明成就”,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在开幕式上说到。
静物是作为西方油画表现的一部分,而王煜宏所探索的静物,“是聚焦中国古代文化特点的时代记忆和历史痕迹。”本次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在开幕式上表示,所有静物对象都有感情,王煜宏一直坚持突破,用抽象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媒介,来讲述中国静物中的中国故事。
展厅现场
“物”是整个展览的核心。在艺术上,当代的、观念的作品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传统的艺术与器物仿佛逐渐远离了今日的生活。然而真正的经典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弭的,如何将现代与传统对接,用今天的视角看待传统的经典,创造一种链接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审美趣味,王煜宏的作品为此提供了答案。
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设计学院保罗教授谈到王煜宏的作品时说道,“她的作品中表现了17—18世纪西方的虚无概念,画面中的一些日常物体,预示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一切都是虚无,都会消失,这不禁让人思考什么会留下来。”
岁朝佳兆图 2016年 46×38cm
柏林·华沙·上海 1943云端记忆 2015年 130×130cm
外滩源音乐季 2015年 138×114cm
这次王煜宏展出的一批近期作品,把装置与绘画通过七巧板游戏的形态进行组合,来暗示在碎片化的时代里面,所能呈现出的不一样的切面。画面中除日常用品之外,王煜宏也加入了例如元青花、铜钱等这样具有时代差距的物件。王煜宏表示,古典韵味与今天的物件有美的共通处,相互结合融入,可以把传统历史物件的优美延续到今天的生活当中。
毕加索病毒 装置 2014年 66×50cm
85℃ 2015年 20×20cm
中国礼物系列2015 2015年 20×20cm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