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艺术历史久远 扇联妙趣横生
【中华收藏网讯】扇子,又称摇风、凉友,为历史久远的纳凉之物。扇子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风之美,诸多扇联更是妙趣横生。
明代著名清官况钟,于永乐年间三任苏州知府,长达13年之久。他20多岁在家乡靖安县任椽吏时,县官曾出上联:“一扇千须动”让其续对。况钟略加思考对出:“三梳万岁齐”。后人说这是他“三任苏(梳)州”知府的“谶言”。
明代皇帝朱元璋擅长对联,偶见大臣陶安以书作枕,即出上联:“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陶安见朱元璋手持一把画有山水的扇子,应声吟到:“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朱元璋听罢,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唐伯虎和祝枝山常取对互娱。一年夏天,两人在乡间看到农夫车水,祝枝山吟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手持折扇,随即续到:“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可谓出句巧妙,对句新奇,堪称“春秋之笔”。
清代才子陈瑶,少时聪颖过人。一次,有几位客人在陈家纳凉,其中一人欲试陈瑶的才学,便以手中纨扇为题出一上联:“轻摇纨扇,清风透入人怀。”手捧瓷盘的陈瑶,见月光映在盘上,应声对曰:“高捧玉盘,明月飞来我手。”对句不凡,工整贴切,客人听后皆击掌赞叹。
古代民间,常用干燥的葵叶作扇,时人最爱其“形宽厚而神仁慈”。有人撰联:“干葵作扇,谁知死叶又生风;老柏为香,孰想枯枝能引火。”此联匠心独运,上联妙喻干死的葵叶制成扇子后,能生仁慈之风,把“死叶”写活了。下联巧在比摹,以干枯的柏枝生火做饭,写尽“奉献”心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
- 古玩艺术品市场低迷:真正的收藏家却马不停蹄购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艺术品收藏市场,成交和变现,已经不是问题!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别后知后觉!从收藏到资本,艺术品已悄然完成资产化转身!
- 政府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艺术品市场前景无限!
- 艺术品很低迷吗?富人却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收藏市场被政策盘活了!现在上车还能吃到红利吗?
- 国家都在喊你搞收藏!这些红利不薅真的会后悔!
- 古玩市场持续低迷 是古玩艺术品收藏最佳时机!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