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农民王三祥搜集画像、书籍、像章等红色藏品1万多件

【中华收藏网讯】“这里的藏品共有1万多件,目前展出的收藏品只占了藏品的1/4。”7月27日,在泽州县山河镇西土河村村委大院里,60岁的红色收藏爱好者王三祥对着自己的藏品如数家珍。据介绍,这些红色藏品都是他四处搜罗来的,内容涵盖抗日战争以来的不同时期,包括人物画像、纪念徽章、书籍、报纸等。
走进院门,东西两侧四个厢房,随意进入一间,浓浓的“红色气息”都会扑面而来,有的墙上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伟人不同时期的巨幅照片,有的悬挂着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海报。一圈长条桌贴着墙壁当做展台,摆放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毛主席像章,《论持久战》《评白皮书》等书籍报纸文献,种类繁多,俨然就是一座穿越时空触摸历史、追寻先辈革命足迹的红色殿堂。
王三祥说,他本是个农民,跟收藏八竿子打不着。2000年前后,随着收藏热升温,他也开始涉足其中,特别是收藏一些红色藏品。随着收集的藏品越来越多,王三祥对红色藏品的历史意义愈发看重。他说,因对红色藏品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共计收藏画像、书籍、挂历、像章等红色藏品1万余件。
今年年初,王三祥打算带着自己的藏品,回老家山河镇办一个红色藏品展。山河镇镇党委和镇政府得知后,主动联系王三祥,并且为他提供场地,建起了红色收藏馆。
据悉,抗战时期,晋南县委抗日民主县政府和晋沁县委抗日民主县政府就曾在山河镇西土河村成立,是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支持王三祥办红色收藏馆,是我们镇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筹建以晋沁抗日根据地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山河镇镇长吕焱告诉记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