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筑
【中华收藏网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筑是什么时期的?考古发现,河西走廊西城驿文化时期的土坯建筑,距今4000余年,是西北地区所见土坯建筑年代最早者。
经过8个年度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西城驿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
发掘信息显示,西城驿遗址的发掘,除了发现了铜冶金遗址外,还发现了大量土坯房屋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博士介绍,西城驿遗址的土坯建筑是目前所见的西北地区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筑。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对张掖西城驿遗址进行了8个年度的发掘。陈国科介绍,西城驿遗址是一处以从事旱作农业为主、兼有饲养,并进行着冶金等手工业生产的史前聚落址,距今4100年至3500年。
西城驿遗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中游,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是黑水国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为35万平方米。从目前的发掘来看,这处史前聚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期聚落为马厂晚期(距今4100—4000年),遗迹单位主要有灰坑和房屋两类,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二期聚落年代为西城驿文化时期(距今4000—3700年),遗迹单位主要有半地穴式房屋、地面立柱式房屋、土坯房屋等;三期为四坝文化早段(距今3700—3500年),遗迹以房屋、灰坑、墓葬为主,房屋仅见地面立柱式和土坯建筑,基本延续了二期的建筑方式及房屋形制。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整体来看,西城驿遗址聚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半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立柱式、地面土坯建筑—地面立柱式、地面土坯建筑的演变过程。
陈国科说,土坯被认为最早出现在西亚、中亚地区,在我国黄淮地区、长江下游及长城地带东段的史前文化中也有发现,以西城驿文化时期土坯建筑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土坯建筑不同于我国东部土坯建筑传统,其吸取了来自中亚的土坯建筑材料形式,又结合了本土的土墙建造技术,形成了双重技术系统,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