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书法乱象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继“射墨书法”之后,“盲写书法”又“火”了。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手持毛笔的书法家扭过头来,屏蔽自己的视线,任凭笔墨在一张被美女扯动的宣纸上肆意流淌;另一些画面上,他更是直接在穿着白绢的女性身上挥毫泼墨,一顿操作下来,美女脸上、身上沾满了墨汁。
面对网友们“胡闹”“糟践文化”“浪费宣纸”的质疑,书写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表示,自己是在放弃控制,追寻纯粹的书写,让“乱”成为一种真正的“乱”,网友的质疑源于他们不懂艺术。张强认为,“书法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成为一个‘死’的东西了,书法怎么能够变‘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如今,书法界的各路“大师”在网上屡见不鲜,传统毛笔太普通,有人便改出五花八门的大小和形状;单手书写不过瘾,就双管甚至多管齐下、笔插鼻孔等;站着写没看头,就融合倒立、气功、杂技等各路表演。
对此,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丁设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人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进行创作,如果作品本身能创造更多视觉价值,那是有意义的,但目前看到的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炒作。过分注重表演的书法形式,不能代表书法的未来。”
丁设指出,由于书法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如果修养、积累不厚,到了中后期往往有不升反降的情况。有人为了出新、求突破,往往会采取哗众取宠的另类创作方式。另一方面,“大众对书法的鉴赏水平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类‘行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市场空间。有人叫好,便会引起关注,加上各种网络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更助长了哗众取宠者的气焰。这也给书法工作者提供了启示,相信随着大众书法审美水平的日益提升,这种乱象会逐渐减少。”
网友说
王言虎:颜欧柳赵,苏黄米蔡,每个人虽然书体不同,风格迥异,但作品放在“不懂艺术的老百姓”面前,他们至少会说一声“写得好”,但大部分人对张强的作品只能是“一头雾水”。
狼吟残月:另类书法属于小众文化,也应当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不符合审美,自然会被历史淘汰。
嘉木:书画大家张大千曾撰文“要艺术,不要‘杂耍’”,说的其实就是敬畏心。比起“射书”“盲书”式创新,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书法等艺术本身的敬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古玩市场:这些极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
- 弘仁元网拍!2025“七月”名家书画无底价专场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没看错吧!定了!艺术品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