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耄耋老人:72载用剪纸描绘新疆故事
【中华收藏网讯】“剪纸对于我而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光明社区,80岁的郝宪义老人日前在他的工作室内接受采访时,还在忙着做剪纸。
72载钟情剪纸
“我每天在家必做的事情就是剪纸。”郝宪义老人说,就算逢年过节子女在家时,他也会忍不住呆在自己的房间“剪两下”。
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幼年时,他的奶奶是出名的剪纸“高手”,奶奶剪的人物、花鸟、树木等剪纸图案都让郝宪义爱不释手。
“即使现在,我也记得奶奶教我剪的第一个作品。”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剪纸图案是猴子吃桃。“当时觉得剪纸太有趣了。”8岁时,郝宪义跟着奶奶学起了剪纸,这一结缘,就是70余年。
退休后,郝宪义老人有了更多时间剪纸,从那时起,老人开始在剪纸世界“废寝忘食”,家里到处是剪纸和绘画底稿。老人笑言,有时候老伴怕他剪纸太累,会硬拉着他出去走走。
一把剪刀“讲”新疆故事
走进郝宪义老人的工作室,墙壁、门窗上到处张贴着他的剪纸作品。描绘长征故事、讲述民族团结、反映和谐新疆,一个个新疆故事跃然纸上。“我更喜欢在剪纸的过程中创作,让作品与时俱进。”
今年7月初,郝宪义老人创作了一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剪纸作品,前后花了数月时间。记者看到,作品中航天飞机、地铁、高铁等元素,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几名身着各民族盛装的民众敲锣打鼓,凸显出和谐安宁。“一幅作品剪出来可能只需要几天,但是构思需要数月的时间。”
2013年,郝宪义老人被评为昌吉回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郝宪义老人的作品已逾万幅,《各族人民喜迎奥运》《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56个民族庆建党》等多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外剪纸大赛中获奖,仅获奖证书就有50余个。
剪纸艺术传承不间断
“我要把剪纸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热爱剪纸的人,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郝宪义老人说道。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郝宪义老人用行动践行着“传承”。他先后举办了免费剪纸培训班,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讲授剪纸技巧。如今,他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郝宪义老人说,他培养的剪纸爱好者约有三四百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有80多岁,有的学员跟他学习了7年之久。
在郝宪义老人眼中,最让他自豪的徒弟就是外孙女和老伴。郝宪义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外孙女如今在德国,也是一名剪纸大师。在他的影响下,外孙女4岁起就能按照自己的绘图剪纸。“4岁时她就剪了一幅《喜迎丙子年》,我特别骄傲。”
郝宪义的老伴李金花现在也成了剪纸艺术家。“我剪纸也有十几年了,刚开始为了给他帮忙,慢慢也就喜欢上了。”李金花老人在说话间隙,一个剪纸蝴蝶便跃然纸上。
如今,郝宪义老人和老伴合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我负责画,她负责剪,我老伴现在也拿了几个证书了。”话语间,老人满是自豪。
现在,剪纸已经成为郝宪义老人的习惯,他说,这些年,他还保留了3000余幅的剪纸创作底图。“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精髓保留下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