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揭示江苏这座千年古城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江苏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成果发布。这些重要发现对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佛教史方面的研究有着特殊意义。
历时一年多的考古过程中,南京大学的考古团队发现了多处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存,包括唐宋时期国清寺三大殿的建筑遗迹,三座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呈南北分布。在遗迹的东、北、西三面,分布着一条连续的围沟,主持此次考古工作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向记者解释,这代表了江南寺庙的特点:“这条沟等于起了保护作用,就像围墙一样,应该带有江南寺庙的特点;另外也有利于交通,根据历史文献记录当年日本遣唐使到达国清寺包括离开的时候,是用船的。另外这里靠近海边,应该有利于排水。”
此次发现的国清寺遗址是日本20次遣唐使历史中第19次遣唐使到达中国后,登陆和停留休整并保存到今天的近海唯一一处明确可指的历史遗存。弥补了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唐宋寺庙文化资料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由于是我们完整地揭示了三大殿这种结构,周边有环壕,发现附属建筑遗迹4处、灶房1处;各个时期水井3口。这种比较完整的唐代寺庙建筑区,在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沿海地区,还没有唐宋时期保留下来的寺庙建筑区,所以这些考古发现从建筑学角度,特别是佛教建筑学角度,也有特定的意义。”
除了建筑遗迹以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数量有上千件,以瓷器为主。让考古人员意外的是,这些瓷器产地丰富,它们来自浙江、江西、安徽、河北、江苏等地不同窑口。有越窑、龙泉窑、湖田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寿州窑、定窑、磁州窑、宜兴窑等产品,贺云翱表示,这就反映出国清寺所在的地方交通便利,对外文化交流辐射范围也比较广。
有的瓷器上发现“国清”“方丈”“库司”“东营”等墨书款,证明这里是唐宋时期的国清寺所在。
国清寺遗址是南通及江苏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性遗迹,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和遗产点。此次考古发现,为南通及如东提供了一处年代最早、价值最高的有关城市早期发展历史:“因为如东是很年轻的城市,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这个发现就让如东拥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一下子一个千年的古城出现。这个对于地方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据了解,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正在着手开展下一步,并将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并规划建设遗址博物馆,届时,社会各界将会目睹这座千年古寺的风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古玩市场:这些极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
- 弘仁元网拍!2025“七月”名家书画无底价专场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没看错吧!定了!艺术品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