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的“耳目”
【中华收藏网讯】江北区慈城镇的业余文保员向江泉谈起他多次亲历大型文化遗址发掘的经历,平实得仿佛在说“别人家的故事”。事实上,他不仅参与了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还参与过傅家山遗址以及东门口附近车轿街、慈城煤气站等文化遗址的发掘。从他手里交给国家的文物,至少有50件。
1951年出生的向江泉,23岁退伍回到家乡,在村里担任民兵连副连长等职务。1976年,当时的宁波市文物馆由于工作需要,向各个公社借调人手,向江泉成为宁波6名入选者之一。
直到去了现场他才知道,离家不到20公里的那个地方,就是闻名中外的河姆渡遗址。“在那边我们主要是配合考古专家工作,白天在现场看着工人慢慢挖,随时提醒他们可能有骨针这样的细小器物;晚上则跟着专家林士民老师学习绘图。为什么要学这个呢?因为当时对文物有三种记录方法——照相记录、文字记录、绘图记录。”向江泉说,他至今还记得,林士民老师对工作极其认真,教他们绘图常常到凌晨一点。
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一直持续到1982年。之后由组织安排,向江泉到妙山乡政府工作,再后来成了一名业余文保员,对文物工作的兴趣一直保留至今。“一方面是自己有这个爱好,另一方面是和林士民、丁友甫等文物专家相处得很好,只要他们有需要,一声招呼我就会跟过去,配合他们做些考古工作。”向江泉说。
2004年,向江泉参与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傅家山遗址考古发掘。他主要负责联系组织当地民工、安排考古人员的吃住等后勤事务以及落实当地村民的青苗赔偿等事宜。“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在考古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考古专家丁友甫介绍。傅家山遗址被认定为河姆渡文化早期类型的又一处原始聚落遗址。
在高速公路慈城服务区旁边,有个东汉窑址,是宁波迄今发现最早的龙窑。向江泉还记得,那里的碑是他陪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去立的。2013年,窑址附近计划建一个机动车驾驶考点。考虑到可能会对窑址产生破坏,向江泉发现后马上阻止并向主管部门汇报,最终窑址得到有效保护。
如今,虽已年过花甲,向江泉还是坚持着自己对文物工作的热爱。只要有空,他就会去自己负责的八字桥遗址、郭塘岙窑址群、傅家山遗址、五星遗址、妙山遗址、豆腐山窑址等处转转,尽到一名文化守望者的责任。
2015年5月,向江泉和姚光明、魏文灶等人一起获得宁波市“最美文保员”称号。丁友甫评价说:“向江泉作为浙江省第一批业余文保员,相当于文物部门的‘眼睛和耳朵’,他多次参与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多年来坚持向文物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为宁波文保工作作出了贡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