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禁令将出台 大英博物馆接收了556件象牙工艺品
【中华收藏网讯】位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最近接收了556件象牙工艺品捐赠。这些工艺品来自维克托·萨松爵士中国象牙信托(Sir Victor Sassoon Chinese Ivories Trust),后者得名于一位意大利出生、英国长大、在印度和中国度过大半生的犹太商人。
556件象牙制品由萨松爵士收集于1915至1927年,创作年代横跨公元前到公元20世纪初。观众很容易辨认出其中的中国元素。一件牙雕呈现了“寿星”主题,运用了仙鹤、神龟等传统视觉符号,另有一些与佛教或道教故事有关。
“寿星”(Shouxing)。图片来自: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已经有一些珍贵的象牙制品,包括一件出土于伊拉克、拥有3000年历史的尼姆鲁德牙雕,以及创作于15至16世纪的贝宁牙雕。《卫报》报道称,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藏有象牙制品最多的地方之一。而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Jane Portal更表示,新一批捐赠让大英博物馆有望成为“全球象牙研究的中心”。
但收藏象牙艺术是件充满争议的事,在今天尤其如此。英国正在酝酿一部史上最严格的象牙交易禁令,将于7月4日交由议会讨论。在这项禁令生效前,国际规则允许1947年前生产的古董象牙制品较为容易地交易;这项禁令则进一步收窄了得以豁免的象牙制品。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牙制品出口国,它在2010至2015年间的象牙出口量超过了排名靠前的四个国家的总和。政治家担心,偷猎者可能将象牙做旧或是伪造文书,在现有规则下蒙混过关,完成交易。
目前还不清楚,大英博物馆在这一时间点接收捐赠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The Art Newspaper报道称,即使法案通过,博物馆仍将获得豁免,继续收集古代象牙制品。
但大英博物馆方面已经开始为这笔捐赠辩护。馆长费舍尔(Hartwig Fischer)强调了这些象牙制品的重要性,指出他们“记载了丰富的文化,因而具有最高的文化价值”。当被问及接收这笔捐赠是否向外界传达了错误信息时,他说:“他们(象牙制品)已经存在……也无法换回今天任何一头大象的生命。”
2017年,大英博物馆就和威廉王子有过一场隔空争论。当时,威廉王子呼吁彻底禁止象牙交易,而博物馆方面反对称,这会对珍贵的象牙馆藏造成不利后果。馆方发言人说,大英博物馆“支持保护非洲与亚洲大象的所有努力”,但限制1947年前制作的象牙工艺品交易无助于公共利益。
更早在2015年,大英博物馆的象牙馆藏遭遇过一场更直接的挫败——美国政府部门禁止该馆6件象牙宗教雕刻借到美国展出。马萨诸塞州一家博物馆透露,政府对于叫停借展没有给出任何理由,但很可能与打击偷猎有关。大英博物馆接受了这一结果,承认将这6件作品运至美国有“潜在风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