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一村民多方收集农耕老物件 无偿捐给博物馆
【中华收藏网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曾承载着历史印记和农耕文明的很多老物件、老农具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日,记者在句容市博物馆内,看到一批老物件,这批老物件则是句容华阳街道的一位热心村民,将多方收集的老物件、老农具无偿捐赠给博物馆的。为这些有了年岁的“宝贝”,寻到了一个“家”。
“薅秧耙、煤油灯、老木匠用的刨子、弹棉花用的弯弓、磨盘……”在句容市博物馆的库房里,馆长翟忠华指着这些“宝贝”告诉记者,这些老物件、老农具,是前不久句容一名热心村民主动捐赠的,总共大概三、四十件。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这些老物件的捐赠人滕永双。今年54岁的滕永双是句容华阳街道某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前段时间,周边好几个村子都拆迁了,很多农户家的老物件都不要了。“看着这些老物件、老农具丢了也蛮可惜的,就想把它们收集起来,为它们找个归宿,找个‘家’”。于是,滕永双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走村串户将这些老物件、老农具收集起来,总共收集了三、四十件,然后分两批捐赠给了句容市博物馆。
翟忠华馆长说,这些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每一件老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己时代的印记,它们都是一段已渐渐远去的历史。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更是一段乡愁记忆。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年来,句容市委市政府对高度重视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开展了以抢救保护古建筑、抢救弘扬老民俗为内容的“双抢”工程。下一步,句容市博物馆对这些老物件、老农具进行分类整理,有机会将进行展览,让它们发挥出新的价值。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